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210701

上传日期:2021-07-01 22:28:20 / 研报作者:明明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210701.pdf
大小:75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210701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21070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信说策略:“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21070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说策略:“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210701(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半年末,我们回顾最近6年信用债供给结构的变迁,金融债和城投债的互相借力难以忽视。

“左脚踩右脚”得以实现,离不开曾经的土壤,但似乎不可持续,供给端的变化或是未来伴随市场的一条暗线。

信用观察:“左脚踩右脚”不可持续。

近年来信用债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从结构上看,金融债和城投债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增量,截至2021年上半年,金融债和城投债的存量规模合计为21.1万亿元,与2016年信用债全市场存量规模相当。

面对这种极端的供给结构变化,我们想探讨一个问题,金融和城投的互相借力还能维持多久?“左脚踩右脚”登天的操作在非虚构现实中可以实现,前提是在失重环境下,且存在初始的向上推力。

在金融债和城投债携手狂奔的年代,“失重”意味着地方债务约束不够强,“推力”来自于城市发展建设对平台融资的诉求。

但今年以来条件生变,地方债务问题优先级提升,新增城投债的敞口逐渐收紧,换言之,“重力”在增强;与此同时,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逐渐从建设向运营过渡,从平地起高楼向城市更新过渡,此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参与度提升,地方财政和国资体系的压力被分担,换言之,“推力”在减弱。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金融债和城投债互相借力继续做大规模的空间必然会被压缩,如果其他类型信用债的供给无法补上,那么资产荒逻辑仍然会伴随市场。

净融资恢复,信用利差反弹。

一级市场,2021年6月,信用债总发行规模为10224亿元,总偿还规模为7025亿元,录得3199亿元的净融资,创下年内新高。

二级市场,2021年6月,信用利差抬升,中短端尤其明显,幅度在4bps~12bps之间,长端的信用利差则比较稳定。

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高等级信用债的利差保护略有恢复。

评级调整密集,6月城投政策频出。

2021年6月,评级被调低的主体共41个,展望为负面的主体有35个,或有机构主动修正中枢的意味,不一定表示企业信用风险有实质性抬升,但评级下调以及展望负面或许会招致出库,从而带来债券抛售和估值调整,一旦价格合适,风险收益比又会再次显现,总的来说是危中有机。

6月信用市场相关的政策、新闻接连不断,河南省、天津市和江苏省均有新举措,跳脱出具体的区域,针对城投整体的融资政策也有新变化,整体有保有压,目的是化解风险但不引发风险,切断低资质平台进入债市的渠道,同时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最终实现债务在市场主体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切割。

城投债:一级恢复,二级调整。

2021年6月城投债实现1629亿元的净融资,扭转5月局面。

不过从区域结构来看,东部省份仍然是主力贡献,而贵州、内蒙古、天津、山西等省市仍处于净偿还状态。

从估值收益率来看,城投债的二级市场表现弱于产业债,估值收益率反弹的幅度比较大。

地产债:融资乏力。

民企地产债实现净融资、美元债小幅净偿还,信托融资继续失血。

月末据财联社报道,央行已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其监控范围。

这一举措对于高度依赖商票的部分房企而言无疑是又一道紧箍咒,通过占用产业链资金进行流动性转圜的操作将直接暴露于监管之下。

风险因素:资金供应收紧;违约风险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