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光威复材-300699-净利润稳健增长,碳纤维各产线有序推进-221030

文本预览:
光威复材(300699)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同比下降1.14%;归母净利润7.50亿元,同比增长21.36%。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7.87%,环比下降13.51%;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32.86%,环比下降17.90%。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52.56%,同比提升4.96pcts;销售净利率为37.76%,同比提升6.32%。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符合业绩预告预期,碳纤维各产线经营良好,维持买入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 净利润稳定增长,各板块业务稳步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为量产定型碳纤维产品价格在2021年降价的基础上再次下调、疫情导致停产、三季度涉军定型碳纤维产品订单需求和交付下降。由于碳纤维新产品贡献增大、碳梁业务汇兑收益等因素,公司净利润实现稳定增长。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碳纤维(含织物)业务涉军产品正常生产交付、验证顺利推进,实现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3.65%;风电碳梁业务受原材料价格和行业动态影响,实现收入5.3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20.33%;复合材料制品业务受收入确认节奏影响,实现收入0.46亿元,同比下降18.44%;机械装备业务实现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14.71%;光晟科技多数项目仍处于开发验证阶段尚未量产,实现开发性收入0.10亿元。预计全年公司经营业务和业绩保持相对稳定。 CCF700G通过装机评审,航空产品线再扩容。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CCF700G碳纤维产品历经十余年验证通过装机评审。CCF700G使公司除了现有批量交付应用的传统定型产品以外,新增一款配套航空装备用碳纤维定型产品,扩大了公司终端客户范围,填补了公司在部分重要航空装备配套碳纤维材料的应用缺口,成为现有航空装备全系列碳纤维供应商。此外,公司碳纤维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对个别产品的依赖降低,抗风险能力增强。目前CCF700G碳纤维产品已开始生产供货,我们认为未来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公司2013年开发成功的T800H级碳纤维验证的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并转入验收程序;公司为T800H级碳纤维准备的产业化生产线已经建成,正在开展等同性验证;高强高模碳纤维生产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预期年内建成;包头碳纤维建设项目一期(包括原丝工艺和碳化工艺)的年产四千吨碳纤维建设工程因疫情和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有所延缓,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我们判断随着碳纤维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军用民用两翼发展,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估值 公司净利润增长稳健,碳纤维各产线有序推进,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1.79元、2.22元、2.51元,对应PE分别为42.6倍、34.4倍、30.4倍。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军品销售占比较高带来的业绩波动的风险;军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的风险;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疫情影响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光威复材-300699-净利润稳健增长,碳纤维各产线有序推进-2210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光威复材-300699-净利润稳健增长,碳纤维各产线有序推进-2210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净利润稳健增长,碳纤维各产线有序推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光威复材(300699)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同比下降1.14%;归母净利润7.50亿元,同比增长21.36%。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7.87%,环比下降13.51%;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32.86%,环比下降17.90%。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52.56%,同比提升4.96pcts;销售净利率为37.76%,同比提升6.32%。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符合业绩预告预期,碳纤维各产线经营良好,维持买入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 净利润稳定增长,各板块业务稳步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为量产定型碳纤维产品价格在2021年降价的基础上再次下调、疫情导致停产、三季度涉军定型碳纤维产品订单需求和交付下降。由于碳纤维新产品贡献增大、碳梁业务汇兑收益等因素,公司净利润实现稳定增长。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碳纤维(含织物)业务涉军产品正常生产交付、验证顺利推进,实现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3.65%;风电碳梁业务受原材料价格和行业动态影响,实现收入5.3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20.33%;复合材料制品业务受收入确认节奏影响,实现收入0.46亿元,同比下降18.44%;机械装备业务实现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14.71%;光晟科技多数项目仍处于开发验证阶段尚未量产,实现开发性收入0.10亿元。预计全年公司经营业务和业绩保持相对稳定。 CCF700G通过装机评审,航空产品线再扩容。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CCF700G碳纤维产品历经十余年验证通过装机评审。CCF700G使公司除了现有批量交付应用的传统定型产品以外,新增一款配套航空装备用碳纤维定型产品,扩大了公司终端客户范围,填补了公司在部分重要航空装备配套碳纤维材料的应用缺口,成为现有航空装备全系列碳纤维供应商。此外,公司碳纤维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对个别产品的依赖降低,抗风险能力增强。目前CCF700G碳纤维产品已开始生产供货,我们认为未来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公司2013年开发成功的T800H级碳纤维验证的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并转入验收程序;公司为T800H级碳纤维准备的产业化生产线已经建成,正在开展等同性验证;高强高模碳纤维生产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预期年内建成;包头碳纤维建设项目一期(包括原丝工艺和碳化工艺)的年产四千吨碳纤维建设工程因疫情和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有所延缓,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我们判断随着碳纤维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军用民用两翼发展,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估值 公司净利润增长稳健,碳纤维各产线有序推进,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1.79元、2.22元、2.51元,对应PE分别为42.6倍、34.4倍、30.4倍。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军品销售占比较高带来的业绩波动的风险;军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的风险;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疫情影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