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捷佳伟创-300724-在手订单维持高位,新技术设备进展积极-221030

文本预览:
捷佳伟创(300724)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盈利增长37%。公司在手订单维持高位,后续业绩增长有望受益于新技术产业化;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前三季度盈利增长37%: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2.56亿元,同比增长13.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36.91%;扣非后盈利7.62亿元,同比增长36.29%。公司2022Q3扣非盈利2.95亿元,同比增长118.62%,环比增长32.29%。 Q3盈利能力环比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5.46%,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其中2022Q3毛利率25.44%,环比提升1.6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8.44亿元,同比增长52.09%,显示出优秀的盈利质量。 合同负债维持高位:公司2022Q3末合同负债余额46.16亿元,相对于2022H1末的37.33亿元小幅提升,继续维持高位,预计后续有望随订单执行逐步转化为收入。 钙钛矿设备中标,激光SE设备开始出货:根据公司官网,近日,公司成功中标了某全球头部光伏企业的钙钛矿电池蒸镀设备项目。此外,公司N型TOPConSE激光及专用高温设备的批量订单已进入交货环节,并在海外各地签订了近10GW的PE-poly路线的TOPCon整线Turnkey合同。 研发投入持续提高,新技术注入后续增长动力:公司持续进行多种高效电池设备的研发,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2.30亿元,同比增加11.72%。公司在PERC、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上进行了全面布局,并且推出了具有优势的差异化设备产品,有望为公司注入后续增长动力;同时公司顺应产品技术发展路径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延伸,利用自身在光伏行业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估值 结合公司三季报与下游需求情况,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调整至2.87/3.78/4.87元(原预测每股收益2.67/3.27/3.94元),对应市盈率49.8/37.9/29.4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光伏政策风险;光伏装机需求不达预期;电池片产能扩张不达预期;新技术进展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捷佳伟创-300724-在手订单维持高位,新技术设备进展积极-2210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捷佳伟创-300724-在手订单维持高位,新技术设备进展积极-2210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在手订单维持高位,新技术设备进展积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捷佳伟创(300724)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盈利增长37%。公司在手订单维持高位,后续业绩增长有望受益于新技术产业化;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前三季度盈利增长37%: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2.56亿元,同比增长13.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36.91%;扣非后盈利7.62亿元,同比增长36.29%。公司2022Q3扣非盈利2.95亿元,同比增长118.62%,环比增长32.29%。 Q3盈利能力环比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5.46%,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其中2022Q3毛利率25.44%,环比提升1.6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8.44亿元,同比增长52.09%,显示出优秀的盈利质量。 合同负债维持高位:公司2022Q3末合同负债余额46.16亿元,相对于2022H1末的37.33亿元小幅提升,继续维持高位,预计后续有望随订单执行逐步转化为收入。 钙钛矿设备中标,激光SE设备开始出货:根据公司官网,近日,公司成功中标了某全球头部光伏企业的钙钛矿电池蒸镀设备项目。此外,公司N型TOPConSE激光及专用高温设备的批量订单已进入交货环节,并在海外各地签订了近10GW的PE-poly路线的TOPCon整线Turnkey合同。 研发投入持续提高,新技术注入后续增长动力:公司持续进行多种高效电池设备的研发,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2.30亿元,同比增加11.72%。公司在PERC、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上进行了全面布局,并且推出了具有优势的差异化设备产品,有望为公司注入后续增长动力;同时公司顺应产品技术发展路径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延伸,利用自身在光伏行业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估值 结合公司三季报与下游需求情况,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调整至2.87/3.78/4.87元(原预测每股收益2.67/3.27/3.94元),对应市盈率49.8/37.9/29.4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光伏政策风险;光伏装机需求不达预期;电池片产能扩张不达预期;新技术进展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