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瀚蓝环境-600323-2022年三季报点评:固废增长稳健,燃气依旧承压-221028

文本预览:
瀚蓝环境(600323) 投资要点 事件: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96.10 亿元,同增 34.89%,归母净利润 8.68 亿元,同减 6.56%。单三季度实现营收 34.75 亿元,同增35.05%,归母净利润 3.18 亿元,同增 5.47%。 固废作为核心增长动力, 项目投产贡献稳健增长。 2022 前三季度,固废实现收入 52.44 亿元,同增 43.46%,占比主营收入的 55.80%,净利润7.51 亿元,同增 32.03%,增长来自于在手垃圾焚烧项目陆续投产、环卫业务规模扩大。 截至 2022 年 9 月底, 公司垃圾焚烧项目总规模达 34250吨/日(不含参股项目), 其中已投运 26050 吨/日,在建 4550 吨/日,筹建 650 吨/日, 未建规模 3000 吨/日, 吨上网电量提升至 321.91 度。 燃气量价提升,受制成本上行盈利仍然承压。 2022 前三季度, 能源收入30.04 亿元,同增 31.25%,占主营收入的 31.97%,收入增加主要系天然气销量增加及销售均价提升所致。 净利润亏损约 0.8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1.8 亿元,其中 Q3 盈利约 0.1 亿元,较 Q2 盈利下降主要系 Q3气源成本再次上涨,进销差价较 Q2 有所缩窄所致。面对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公司持续推进与政府部门沟通天然气价格机制,促进上游气源供应多元化&结构多样化,加强与供应商+客户+政府多边协调,拓展燃气工程&非燃业务,以期缓解燃气成本压力,恢复能源板块盈利能力。 供水受疫情影响保持平稳,排水运营收入增加。 2022 前三季度, 供水收入 7.07 亿元,同减 1.77%,系疫情影响供水工程&售水量下滑所致。排水收入 4.43 亿元,同增 35.40%,主要受益于补确认部分污水处理厂过渡期间污水处理结算收益、 生活污水管网及泵站运营业务收入增加,此外公司亦积极推进 5 个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及农村污水处理装置运营等轻资产运营服务,以扩大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盈利规模。 费用管控良好,期间费用率下降 2.6pct 至 9.88%。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0.17pct、下降 1.06pct、下降0.63pct、下降 0.74pct 至 0.97%、 4.48%、 0.61%、 3.83%。 固废产业园具备先发优势对标 “无废城市”,降本增效实现异地复制。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 100 个“无废城市”建设。公司打造了国内首个固废全产业链综合园区—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通过能源协同、环保设施协同、处理处置协同三大优势,实现降本增效,现已在顺德、开平等多省市成功移植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未来复制推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优秀的横向扩张&整合能力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规模,燃气业务有望迎来修复。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3.72/16.36/18.96 亿元,对应 2022-2024 年PE 为 11/9/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推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政策风险。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瀚蓝环境-600323-2022年三季报点评:固废增长稳健,燃气依旧承压-2210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瀚蓝环境-600323-2022年三季报点评:固废增长稳健,燃气依旧承压-2210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2年三季报点评:固废增长稳健,燃气依旧承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瀚蓝环境(600323) 投资要点 事件: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96.10 亿元,同增 34.89%,归母净利润 8.68 亿元,同减 6.56%。单三季度实现营收 34.75 亿元,同增35.05%,归母净利润 3.18 亿元,同增 5.47%。 固废作为核心增长动力, 项目投产贡献稳健增长。 2022 前三季度,固废实现收入 52.44 亿元,同增 43.46%,占比主营收入的 55.80%,净利润7.51 亿元,同增 32.03%,增长来自于在手垃圾焚烧项目陆续投产、环卫业务规模扩大。 截至 2022 年 9 月底, 公司垃圾焚烧项目总规模达 34250吨/日(不含参股项目), 其中已投运 26050 吨/日,在建 4550 吨/日,筹建 650 吨/日, 未建规模 3000 吨/日, 吨上网电量提升至 321.91 度。 燃气量价提升,受制成本上行盈利仍然承压。 2022 前三季度, 能源收入30.04 亿元,同增 31.25%,占主营收入的 31.97%,收入增加主要系天然气销量增加及销售均价提升所致。 净利润亏损约 0.8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 1.8 亿元,其中 Q3 盈利约 0.1 亿元,较 Q2 盈利下降主要系 Q3气源成本再次上涨,进销差价较 Q2 有所缩窄所致。面对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公司持续推进与政府部门沟通天然气价格机制,促进上游气源供应多元化&结构多样化,加强与供应商+客户+政府多边协调,拓展燃气工程&非燃业务,以期缓解燃气成本压力,恢复能源板块盈利能力。 供水受疫情影响保持平稳,排水运营收入增加。 2022 前三季度, 供水收入 7.07 亿元,同减 1.77%,系疫情影响供水工程&售水量下滑所致。排水收入 4.43 亿元,同增 35.40%,主要受益于补确认部分污水处理厂过渡期间污水处理结算收益、 生活污水管网及泵站运营业务收入增加,此外公司亦积极推进 5 个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及农村污水处理装置运营等轻资产运营服务,以扩大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盈利规模。 费用管控良好,期间费用率下降 2.6pct 至 9.88%。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0.17pct、下降 1.06pct、下降0.63pct、下降 0.74pct 至 0.97%、 4.48%、 0.61%、 3.83%。 固废产业园具备先发优势对标 “无废城市”,降本增效实现异地复制。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 100 个“无废城市”建设。公司打造了国内首个固废全产业链综合园区—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通过能源协同、环保设施协同、处理处置协同三大优势,实现降本增效,现已在顺德、开平等多省市成功移植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未来复制推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优秀的横向扩张&整合能力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规模,燃气业务有望迎来修复。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3.72/16.36/18.96 亿元,对应 2022-2024 年PE 为 11/9/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推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