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系列一):指标改善的踩线房企梳理-210630

《渤海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系列一):指标改善的踩线房企梳理-21063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系列一):指标改善的踩线房企梳理-210630(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以下分析均基于对应企业2019及2020年度数据。 “三道红线”的出台对房企的发展逻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往房企通过大力举债扩充规模的模式受到限制,降杠杆提周转成为行业共识,房企以销售回款作为降低杠杆和业务扩张的主要动力,加快推盘回款以降低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 除加快周转获得销售回款改善指标外,房企通过降低拿地强度以及优化债务结构也可降低净负债率、提升现金短债比,从而实现降档的目标。 而通过表外联营、合营公司以及明股实债等方式美化报表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为研究房地产行业发债企业的红线改善情况,在wind选取申万房地产发债企业,剔除城投公司以及无债券余额的企业后,最终锁定165家企业,2020年报数据显示,“红档”房企23家,“橙档”房企17家,“黄档”房企66家,“绿档”房企59家。 部分房企发行债券较多,市场关注度高,我们根据存量债券规模对其排序,重点选取存量债券规模TOP50的房企进行研究,企业性质划分,其中中央国有企业12家,地方国有企业10家,公众企业2家,民营企业16家,外商独资企业2家、外资企业2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中央国有企业发债金额合计占比26.29%,地方国有企业发债金额合计占比20.32%,民营企业发债金额合计占比27.42%,国有企业家数及发债金额接近一半。 与2019年报数据相比,2020年50家发债较多的房企中,15家红线指标改善,其中11家房企改善1个指标,3家房企改善2个指标,1家房企改善3个指标;32家房企红线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善;3家房企红线指标不仅未出现改善,反而有所弱化。 房地产长效机制框架下的相关政策不断成熟完善,现已形成土地、房企及银行三个维度的监测和调控,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行业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大型优质房企地位持续巩固,对应债券的信用风险较小。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近两年经营稳健处于“绿档”及指标改善至“绿档”的房企债券配置机会,也可在2020年指标改善至“黄档”的房企债券中寻找相对较高收益。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政策超预期,数据测算误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