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期货-2021年12月股指期货月报-211126

《银河期货-2021年12月股指期货月报-21112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期货-2021年12月股指期货月报-21112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1月重要信息汇总11月股指横盘震荡整理,截止周五收盘,上证指数,3564.09点,比上月上涨16.75;沪深300指数报4860.13点,比上月下跌48.64点;上证50指数报3187.36点,比上月下跌79.89点;中证500指数报7219.86点,比上月涨197.63点。 11月主要财经信息有:1.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逾3万亿元。 截至10月31日,除中芯国际外的上交所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9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14万亿元。 总体来看,沪市主板公司展现较强发展韧性,生产经营在“稳”的主基调上,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科创板公司立足科技创新,深耕科创主业,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高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 截至10月31日,除中芯国际外的上交所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9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14万亿元。 总体来看,沪市主板公司展现较强发展韧性,生产经营在“稳”的主基调上,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科创板公司立足科技创新,深耕科创主业,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高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 2.11月4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11月FOMC决议,维持政策利率在0%-0.25%不变,同时如市场预期般官宣启动Taper,将每月减少150亿美元的购债。 美联储同时表示,后续将根据经济前景对购债速度进行调整。 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的利率决定。 3.经过漫长博弈,美国联邦众议院上周五终于通过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 根据该法案,在未来5年基建领域将新增投资约5500亿美元,包括2180亿美元道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升级维护支出;390亿美元公交升级支出;1200亿美元供水和宽带网络改造支出;1360亿美元清洁能源、灾害治理、环境修复支出以及预计新建50万个充电桩的75亿美元支出。 不考虑通胀因素,5500亿美元新增投资规模远超1950年代的高速公路建设,甚至也超过19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这项计划的实施会产生两轮经济效果,第一轮是直接拉动相关需求,于GDP数字有所贡献,但分摊后当期贡献并不显著,所以更多是体现在后续长期的第二轮效应。 这个法案涉及的基建以“旧基建”为主,也有少量“新基建”,所以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均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总体生产效率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4.出口超预期10月外贸持续高位运行。 全年料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8%。 从累计数据看,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7万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的31.54万亿元,比去年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 具体来看,10月我国出口增速高于市场预期,但进口增速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10月我国出口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3%;进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10%,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 对10月出口增速形成支撑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宏观经济持续向好,10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4.30,较前值上行0.20个百分点;二是10月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为58.49%,创近5个月新高,在价格方面对10月出口增速形成有力支撑。 5.10日,10月份金融数据出炉,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走稳的同时,当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和新增信贷规模均高于市场平均预测值。 10月融资数据的最新变化,反映出金融正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证实了房地产行业融资出现边际改善。 伴随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微调,特别是房地产融资环境修复,年内剩下两个月的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 分部门看,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称,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4%,结束了自今年5月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的态势,累计同比也从9月的2.6%小幅回升至2.7%。 人民银行当日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期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投放加快。 10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M2增速超市场预期。 据人民银行公布,10月末,M2余额233.62万亿元,同比增长8.7%;狭义货币(M1)余额6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M2同比增速数据明显超过市场预期。 10月M2增速进一步回升,与上年同期基数回落有关,同时说明信贷派生能力增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64亿元,提升了货币创造能力。 6.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双双上升,尤其是受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PPI涨幅再创新高。 近期一系列能源保供稳价政策作用正在显现,价格上涨压力逐步缓解,PPI或已触及此轮上涨的顶点,未来PPI涨幅有望回落。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的首次回升。 PPI涨幅也有所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PPI上涨主要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 7.资本市场谱新篇北京证券交易所15日开市。 11月15日,我国资本市场迎来重要历史时刻——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 这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改革活力,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资源配置的主阵地。 在过去的70多个日日夜夜,证监会、北交所、中介机构、新三板公司等市场各方星夜兼程,共同推动北交所平稳落地。 截至目前,北交所已制定并发布涵盖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公司监管、证券交易、会员管理以及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的业务规则51项,形成了北交所自律规则体系。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细致做好制度、企业和市场各项准备,把大事办稳、好事办好。 81家公司将成为在北交所首批上市的公司。 8只首批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正式获批,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 北交所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更为完整的各类型企业金融服务梯队。 逾400万投资者可参与北交所投资,市场流动性有望明显改善。 8.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8%,与1至9月份持平。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10月宏观经济成绩单显示,工业增速回升、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总体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发展韧性继续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发展中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犹存,保持经济稳定恢复仍需加力。 下阶段将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6%,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3%。 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8%,与1至9月持平;10月份环比增长0.15%。 从累计看,主要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 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2%。 从宏观指标看,1至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都低于年度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连续6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稳”的同时,“进”也在延续。 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4.8%,明显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 消费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1.5%。 1至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3%。 9.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实现较快增长,成效好于预期。 如无特殊情况,预计全年吸收外资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能够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 束珏婷介绍,一是引资规模保持增长。 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431.5亿元,同比增长17.8%(折合1420.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 二是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3.7%。 三是东中西部均实现增长。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7.5%、29.8%和9%。 除实体经济外,专家表示,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外资流入步伐明显加快。 从股票市场看,资本市场深改大幅提高了A股市场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境外资金通过沪深股通机制净买入A股超过3200亿元;截至10月底,外资持有A股市值约3.7万亿元,约占A股总市值的4.3%,较2019年年初明显提高。 外资交易金额占A股市场成交金额的比例同步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8%。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当前A股市场对外资具有较强吸引力,一方面是经济运行稳健,宏观政策调控空间较大,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7倍和16倍,明显低于其他全球重要市场股指。 从债市看,在国债“入富”、国内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等诸多因素带动下,外资流入我国债市热度不减。 截至目前,国际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规模近4万亿元。 10.新基金发行提前“入冬”基金公司布局明年风口。 继10月新发基金数量与规模创下年内新低之后,进入11月,基金发行市场依然没有明显的起色。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月内开始发行并成立的新基金仅22只,相比10月的109只、9月的131只和8月的181只大幅下跌;11月以来合计发行份额仅314.52亿份,与10月的1401.82亿份、9月的1711.32亿份和8月的2418.45亿份形成鲜明对比。 11.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我国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交织叠加、超出预期。 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办法想得更周全有效。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落实好岁末年初筹划的跨周期调节举措,加强能源、电力保障,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持续健康发展。 地方和有关部门要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措施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保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 国家对地方转移支付将更多直达基层,省级财政也要加强对县级以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