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明月镜片-301101-国产镜片领先品牌,近视防控扬帆起航-221025

文本预览:
明月镜片(301101) 国内镜片行业领军者,民族品牌焕发生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眼镜镜片生产商,以镜片生产及销售为核心,产业链布局完善。2017-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达7.8%,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归母净利润CAGR为48.6%,2022H1公司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53.1%),疫情期间经营显现韧性。 镜片行业前景广阔,格局分散,国产知名品牌差异制胜。2015-2021年我国镜片市场规模CAGR为4.3%,规模增速超过全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人均支出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近视化率较高以及消费者对功能性及更新频次要求提高提振我国镜片需求。2020年我国镜片行业CR5仅为30.1%,竞争格局分散,其中明月以10.7%的市占率行业居首,目前外资品牌聚焦高端市场,明月等国产主流品牌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在退出过度竞争的低价市场的同时深耕中端价格带,有望进一步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明月镜片:技术、产品、渠道共筑壁垒。1)研发:公司掌握树脂原材料自主生产技术及改进工艺,目前已实现1.56和1.60折射率预聚物自主批量生产、掌握1.67和1.71折射率预聚物实验室制备的配方和流程,在光学设计和膜层设计方面均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2)产品:公司坚定品牌战略,率先脱离价格战泥淖,发力高折射率、功能性产品的高端市场,2018-2021H1公司功能片收入占比从57.5%提升至65.9%,产品结构优化带动产品提价,2018-2020年公司镜片单价CAGR为18.4%(单位生产成本CAGR仅为7.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3)渠道:公司建立起多层次、高覆盖、行业领先的销售网络体系、覆盖上万家终端渠道,“万店计划”持续赋能门店,下游客户粘性较强。 离焦镜景气持续,公司蓄势待发。目前主流近视防控产品市场渗透率仅为5%-6%(包括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离焦框架镜等),离焦镜兼具高性价比和高便利性,且伴随技术路径升级,有望成为近视防控主流方式,我们预计2021-2030年市场规模CAGR为23%,中期行业空间4倍增长。2021年公司推出周边离焦的“轻松控”镜片和多点近视离焦的“轻松控Pro”镜片,目前共有8个SKU,在产品性能、产品线丰富度及价格带覆盖范围方面明显领先于外资品牌,目前销售渠道覆盖70%的线下终端,同时开拓专业医疗渠道、推出医疗专供品。根据公司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轻松控Pro”可有效延缓近视加深。我们预计2030年公司离焦镜销量市占率有望提升至20%,对应离焦镜收入超过16亿元,成为公司核心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我国镜片行业领先品牌,核心技术优势稳固,产品结构持续向高折射率、功能性方向优化,盈利能力稳定向上,且近视防控产品增量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8.8%/+37.9%/+39.2%至1.14亿元/1.57亿元/2.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81.6X/59.2X/42.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近视防控新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明月镜片-301101-国产镜片领先品牌,近视防控扬帆起航-221025(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明月镜片-301101-国产镜片领先品牌,近视防控扬帆起航-221025(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国产镜片领先品牌,近视防控扬帆起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明月镜片(301101) 国内镜片行业领军者,民族品牌焕发生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眼镜镜片生产商,以镜片生产及销售为核心,产业链布局完善。2017-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达7.8%,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归母净利润CAGR为48.6%,2022H1公司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53.1%),疫情期间经营显现韧性。 镜片行业前景广阔,格局分散,国产知名品牌差异制胜。2015-2021年我国镜片市场规模CAGR为4.3%,规模增速超过全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人均支出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近视化率较高以及消费者对功能性及更新频次要求提高提振我国镜片需求。2020年我国镜片行业CR5仅为30.1%,竞争格局分散,其中明月以10.7%的市占率行业居首,目前外资品牌聚焦高端市场,明月等国产主流品牌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在退出过度竞争的低价市场的同时深耕中端价格带,有望进一步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明月镜片:技术、产品、渠道共筑壁垒。1)研发:公司掌握树脂原材料自主生产技术及改进工艺,目前已实现1.56和1.60折射率预聚物自主批量生产、掌握1.67和1.71折射率预聚物实验室制备的配方和流程,在光学设计和膜层设计方面均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2)产品:公司坚定品牌战略,率先脱离价格战泥淖,发力高折射率、功能性产品的高端市场,2018-2021H1公司功能片收入占比从57.5%提升至65.9%,产品结构优化带动产品提价,2018-2020年公司镜片单价CAGR为18.4%(单位生产成本CAGR仅为7.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3)渠道:公司建立起多层次、高覆盖、行业领先的销售网络体系、覆盖上万家终端渠道,“万店计划”持续赋能门店,下游客户粘性较强。 离焦镜景气持续,公司蓄势待发。目前主流近视防控产品市场渗透率仅为5%-6%(包括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离焦框架镜等),离焦镜兼具高性价比和高便利性,且伴随技术路径升级,有望成为近视防控主流方式,我们预计2021-2030年市场规模CAGR为23%,中期行业空间4倍增长。2021年公司推出周边离焦的“轻松控”镜片和多点近视离焦的“轻松控Pro”镜片,目前共有8个SKU,在产品性能、产品线丰富度及价格带覆盖范围方面明显领先于外资品牌,目前销售渠道覆盖70%的线下终端,同时开拓专业医疗渠道、推出医疗专供品。根据公司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轻松控Pro”可有效延缓近视加深。我们预计2030年公司离焦镜销量市占率有望提升至20%,对应离焦镜收入超过16亿元,成为公司核心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我国镜片行业领先品牌,核心技术优势稳固,产品结构持续向高折射率、功能性方向优化,盈利能力稳定向上,且近视防控产品增量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8.8%/+37.9%/+39.2%至1.14亿元/1.57亿元/2.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81.6X/59.2X/42.5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近视防控新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