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数据落地,静待下一轮共振机会-221024

文本预览:
事项: 10月24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经济数据。 平安观点: 强生产延续性如何: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6.3%,处于近五年的相对高点,读数仅次于2020年同期。8月货币当局降息、国常会发布了总量约为1.5万亿的一揽子准财政方案,随后以高炉开工率为代表的生产指标开始趋势修复。制造业产业链维持相对景气,建筑产业链则有分化。 我们认为,生产大概率会向需求靠拢。首先,8-9月稳增长政策托底以来,基本面已连续修复2个月,政策效果逐渐衰减;其次,冬季是基建投资淡季,即便政策推动基建投资进一步发力,也需要先消耗现有高库存。最后,当前医学观察病例尚在峰值,对物流运输及生产的影响仍然延续。消费如期走弱,主要支撑力量在于必选消费品和汽车: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低于6月以来的同比均值3.4%。消费增速偏低一方面反映了居民对未来风险的担忧:疫情以来,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行;另一方面,场景消费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结构上看,消费的主要支撑力量来自汽车、必选消费品(粮油、药品、文化办公)和石油制品。 投资表现相对符合预期,基建、制造业强于季节性,地产投资或开始磨底: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9%,基本符合预期。投资各分项延续近7月以来的向好态势,同比增速较上月均有所抬升。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强于季节性,基建发力幅度处于2018年以来最大的阶段。但也能够观察到,基建冲刺的脉冲开始趋缓,9月基建、制造业的超季节性程度弱于6月。地产投资仍然弱于季节性,趋势有小幅收敛的迹象。9月地产投资环比弱于季节性0.9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收敛。结构上,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环比分别录得7.9%和8.6%,超越季节性4个和7个百分点。不过,考虑到主要地产指标仍在深度负区间,地产销售高频数据未见明显起色,我们认为判断地产投资触底企稳为时尚早。 熬过更多不确定性,11月或许可以乐观些:短期关注资金价格和重要会议精神。(1)临近税期及月末,资金面短期内有向上的压力。(2)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或将在近期召开,关注会议精神。(3)11月初美联储大概率加息75BP,同时近期美债流动性指标迅速恶化,需关注流动性扰动。展望11月,近期票据利率下行或已经预示信贷需求难以持续改善,美联储议息会议后或迎来货币政策操作窗口期,等待共振带来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转向超预期,流动性风险,疫情演变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数据落地,静待下一轮共振机会-22102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数据落地,静待下一轮共振机会-22102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债券日思录:数据落地,静待下一轮共振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项: 10月24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经济数据。 平安观点: 强生产延续性如何: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为6.3%,处于近五年的相对高点,读数仅次于2020年同期。8月货币当局降息、国常会发布了总量约为1.5万亿的一揽子准财政方案,随后以高炉开工率为代表的生产指标开始趋势修复。制造业产业链维持相对景气,建筑产业链则有分化。 我们认为,生产大概率会向需求靠拢。首先,8-9月稳增长政策托底以来,基本面已连续修复2个月,政策效果逐渐衰减;其次,冬季是基建投资淡季,即便政策推动基建投资进一步发力,也需要先消耗现有高库存。最后,当前医学观察病例尚在峰值,对物流运输及生产的影响仍然延续。消费如期走弱,主要支撑力量在于必选消费品和汽车: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低于6月以来的同比均值3.4%。消费增速偏低一方面反映了居民对未来风险的担忧:疫情以来,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行;另一方面,场景消费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结构上看,消费的主要支撑力量来自汽车、必选消费品(粮油、药品、文化办公)和石油制品。 投资表现相对符合预期,基建、制造业强于季节性,地产投资或开始磨底: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9%,基本符合预期。投资各分项延续近7月以来的向好态势,同比增速较上月均有所抬升。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强于季节性,基建发力幅度处于2018年以来最大的阶段。但也能够观察到,基建冲刺的脉冲开始趋缓,9月基建、制造业的超季节性程度弱于6月。地产投资仍然弱于季节性,趋势有小幅收敛的迹象。9月地产投资环比弱于季节性0.9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收敛。结构上,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环比分别录得7.9%和8.6%,超越季节性4个和7个百分点。不过,考虑到主要地产指标仍在深度负区间,地产销售高频数据未见明显起色,我们认为判断地产投资触底企稳为时尚早。 熬过更多不确定性,11月或许可以乐观些:短期关注资金价格和重要会议精神。(1)临近税期及月末,资金面短期内有向上的压力。(2)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或将在近期召开,关注会议精神。(3)11月初美联储大概率加息75BP,同时近期美债流动性指标迅速恶化,需关注流动性扰动。展望11月,近期票据利率下行或已经预示信贷需求难以持续改善,美联储议息会议后或迎来货币政策操作窗口期,等待共振带来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转向超预期,流动性风险,疫情演变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