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容百科技-688005-原料价格波动短期影响盈利水平,出货量环比稳定提升-221021

文本预览:
容百科技(688005) 公司2022Q3盈利1.82亿元,同比下降20%。公司2022Q3实现营收77.27亿元,同比+191%,环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20%,环比-59%。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2.80亿元,同比+208%;实现归母净利润9.18亿元,同比+67%。公司2022Q3毛利率为5.86%,同比-8.76pct,环比-6.40pct;净利率为2.39%,同比-6.15pct,环比-4.56pct。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波动下高价库存对收益产生了消极影响。 公司出货量增长稳定,产能扩张有序推进。2022Q3公司三元正极出货量约2.3万吨,环比增长超30%,其中9月份单月销量突破1.1万吨。全年来看,公司三元正极销量有望达到近9.5万吨,同比提升超80%。公司今年年内韩国1-2期1.5万吨项目、贵州8万吨项目、仙桃基地部分车间3万吨项目有望建成,年底三元正极产能将达到25万吨。展望明年,大客户在电池端销量稳步增长,叠加海外客户持续开拓,公司三元正极销量有望突破16万吨。 公司Q3盈利能力受原料因素影响出现短期波动。2022Q3公司三元正极单吨净利约0.7万元,环比下行1.7万元/吨。盈利能力出现波动原因主要系:1)贵金属价格下行导致前驱体降价,公司存有部分高价前驱体库存产生一定库存损失;2)Q3末订单量提升迅速,锂盐库存不足,临时采购部分高价锂盐致使成本上行。展望四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原材料库存充足,盈利能力有望修复至正常水平。 公司多体系快速布局,打造正极平台化企业。三元材料方面,公司中镍高电压单晶多款产品已通过国内外头部客户的认证;9系超高镍产品量产推进顺利,单月销量达到近千吨。磷酸锰铁锂方面,公司现具备年产6200吨LMFP产能,正同步建设年产5000吨产能,2023年底产能有望扩张至10万吨。公司现有产品覆盖纯用和混掺两种方案,2023年有望实现量产上车。钠电池正极方面,公司全面布局普鲁士蓝/白、层状氧化物及聚阴离子三个技术方向,并向几十余家下游客户完成送样测试,目前单月出货超10吨。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高镍需求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原材料价格短期波动以及新能源车销量放缓对公司出货产生不利影响,我们下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15/22.78/30.05亿元(原预测为19.23/28.99/40.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66/50/32%,摊销EPS分别为3.36/5.05/6.6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15/11倍,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国信证券-容百科技-688005-原料价格波动短期影响盈利水平,出货量环比稳定提升-2210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容百科技-688005-原料价格波动短期影响盈利水平,出货量环比稳定提升-2210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原料价格波动短期影响盈利水平,出货量环比稳定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容百科技(688005) 公司2022Q3盈利1.82亿元,同比下降20%。公司2022Q3实现营收77.27亿元,同比+191%,环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20%,环比-59%。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2.80亿元,同比+208%;实现归母净利润9.18亿元,同比+67%。公司2022Q3毛利率为5.86%,同比-8.76pct,环比-6.40pct;净利率为2.39%,同比-6.15pct,环比-4.56pct。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波动下高价库存对收益产生了消极影响。 公司出货量增长稳定,产能扩张有序推进。2022Q3公司三元正极出货量约2.3万吨,环比增长超30%,其中9月份单月销量突破1.1万吨。全年来看,公司三元正极销量有望达到近9.5万吨,同比提升超80%。公司今年年内韩国1-2期1.5万吨项目、贵州8万吨项目、仙桃基地部分车间3万吨项目有望建成,年底三元正极产能将达到25万吨。展望明年,大客户在电池端销量稳步增长,叠加海外客户持续开拓,公司三元正极销量有望突破16万吨。 公司Q3盈利能力受原料因素影响出现短期波动。2022Q3公司三元正极单吨净利约0.7万元,环比下行1.7万元/吨。盈利能力出现波动原因主要系:1)贵金属价格下行导致前驱体降价,公司存有部分高价前驱体库存产生一定库存损失;2)Q3末订单量提升迅速,锂盐库存不足,临时采购部分高价锂盐致使成本上行。展望四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原材料库存充足,盈利能力有望修复至正常水平。 公司多体系快速布局,打造正极平台化企业。三元材料方面,公司中镍高电压单晶多款产品已通过国内外头部客户的认证;9系超高镍产品量产推进顺利,单月销量达到近千吨。磷酸锰铁锂方面,公司现具备年产6200吨LMFP产能,正同步建设年产5000吨产能,2023年底产能有望扩张至10万吨。公司现有产品覆盖纯用和混掺两种方案,2023年有望实现量产上车。钠电池正极方面,公司全面布局普鲁士蓝/白、层状氧化物及聚阴离子三个技术方向,并向几十余家下游客户完成送样测试,目前单月出货超10吨。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高镍需求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基于原材料价格短期波动以及新能源车销量放缓对公司出货产生不利影响,我们下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15/22.78/30.05亿元(原预测为19.23/28.99/40.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66/50/32%,摊销EPS分别为3.36/5.05/6.6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15/11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