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221013

上传日期:2022-10-13 17:55:34 / 研报作者:周建华钮若洋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221013.pdf
大小:1.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221013

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221013
文本预览:

《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2210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22101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宏观专题:量化宏观基本面框架:动态因子模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动态因子模型思想   近年来计量经济学领域通常采取动态因子模型(Dynamic Factor Model)解决宏观数据的追踪预测问题,并在美联储以及欧央行等世界主要地区货币当局获得广泛实际应用。这一专题中,我们使用动态因子的逻辑框架,通过纳入一系列高频宏观数据,对通胀、PMI、GDP 进行追踪预测,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提供指导。   动态因子模型(Dynamic Factor Model)本质上是一种状态空间模型,即包含观测方程以及状态转移方程两部分。观测方程核心思想是假设大量宏观数据由少量隐含的共同因子驱动;状态转移方程则描述了隐含共同因子所遵循的时间序列过程,即共同因子本身存在的动态演化,一般认为其服从一个向量自回归过程(VAR)。   动态因子模型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回归模型,动态因子模型在数据处理上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对宏观大数据进行降维处理。(2)解决数据的“混频与缺失问题”(3)反映了状态转移的时变特征(4)解决指数合成的权重问题   动态因子模型效果   (1)我们构建高频系统分别对 CPI 和 PPI 的环同比增速进行追踪预测。从拟合效果来看,动态因子模型对于通胀追踪的整体解释度较好;其中对于环比增速的解释度强于对于同比增速的解释度,对于 PPI 增速的解释度强于对于 CPI 增速的解释度。根据截至 2022 年 9 月的月内高频数据,我们给出了 CPI 与 PPI 增速外推一期的追踪预测值。预计 10 月 PPI 同比增速 1%,CPI 同比增速 3%。   (2) 我们构建高频系统分别对 PMI 与 GDP 进行追踪预测, 从拟合效果来看, PMI 与 GDP 增速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都较好反映了 2020 年初的疫情冲击影响。样本外预测效果来看, 2022 年 9 月 29 日 PMI 预测更新值为50.14,次日公布值为 50.1,预测接近程度较高。当前模型对于三季度 GDP增速的预测值为 4.1%。   (3)我们按照全局因子、增长因子、金融因子、通胀因子四个部分对所有观测变量进行约束;按照月度频率在不同因子项下筛选了近 100 个变量,均进行同比处理消除季节性。模型效果来看,我们从宏观大数据中提取得到增长、货币、通胀的隐含因子,均与历史经验较为符合,并可以进一步用于全局追踪和外推预测。   风险提示:模型效果仅供参考,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模型效果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