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港证券-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220917

上传日期:2022-09-19 09:59:13 / 研报作者:曹旭特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申港证券-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220917.pdf
大小:6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港证券-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220917

申港证券-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220917
文本预览:

《申港证券-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22091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物业管理行业研究周报: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22091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物企估值回归理性国企凸显价值韧性
  估值回落物企上市步伐放缓
  2018年我们认为是物企上市热潮开启的元年,回顾2014-2022年物业板块上市物企数量,自2018年开始上市物企数量显著增加,至2020年达到顶峰,2021年物企上市热潮开始降温,2022年物企上市步伐呈现明显放缓的状态。
  从板块估值情况来看,物业板块市盈率(TTM)2021年初达到顶峰67.01倍,后迅速降温,2021年末物业服务板块市盈率(TTM)仅为19.81倍,较2020年末(50.76倍)降幅达60.97%。
   2021-2022年地产及物业行业发生深度变化,当前物企上市步伐放缓及估值回落有多重原因:(1)关联方债务危机风险担忧传导至物业企业;(2)母公司资金链紧张导致间接影响物企收并购步伐,2022年物业行业并购趋冷,物企规模扩张阻力大;(3)港交所上市新规发布,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港股通过率整体较低,2022年开始,港交所主板上市盈利门槛将提高60%;(4)随着物业企业的规模扩张,应收账款、关联交易、投后整合、商誉减值等风险逐渐显露,高增长下保持高收益难度较大;(5)非物服务如社区增值等发展暂未突破瓶颈,社区养老等新业务开展仍在探索阶段,物企第二增长曲线未见明朗。
  国企央企物业价值韧性凸显
  我们综合筛选了港股15家民营物业服务企业及5家具有国央企背景的物业服务企业,选择三个时间段观察其涨跌幅情况,从2014年-2022年整体来看,国央企物业服务企业呈上涨趋势,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超额收益。
   2021年中至今,地产政策进一步收紧、板块流动性危机加剧,物企资本市场表现急转直下,在行业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国央企韧性凸显,板块回撤相比民企及恒生地产较小。
  在目前地产行业承压下行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目前物企板块估值已回归理性,具有国央企背景的物业服务企业在市场表现、经营业绩、品牌价值等方面表现优于民营物企,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价值韧性凸显,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数据追踪(9月13日-9月16日):
  资金及交易追踪:
  沪(深)股通:A股物业公司中仅招商积余在沪(深)股通中有持股,截至2022年9月16日,持有1076.75万股,较上周上涨0.09%,持股市值1.9亿元。
  港股通:港股中港股通持股共19家(剔除停牌的恒大物业),自2022年9月13日至9月16日,增幅最大的是卓越商企服务,本周增幅17.34%。降幅最大的是融创服务,降3.51%。持股比例最高为保利物业,为66.58%。持股数量最多为融创服务,为4.89亿股。
  投资策略:当前物业行业尚不能走出独立行情,建议关注物管商管并行且控股股东为央企背景的华润万象生活、关注受母公司拖累风险较小的保利物业、招商积余,关注独立发展能力较高的的全国性物企绿城服务等。
  风险提示:房企资金链紧张拖累物企,关联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坏账风险,外拓增速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