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点评:中成药“国采”政策落地,静待开标结果-220913

上传日期:2022-09-13 20:43:01 / 研报作者:陈竹朱奕彰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点评:中成药“国采”政策落地,静待开标结果-220913.pdf
大小:24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点评:中成药“国采”政策落地,静待开标结果-220913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点评:中成药“国采”政策落地,静待开标结果-22091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点评:中成药“国采”政策落地,静待开标结果-2209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点评:中成药“国采”政策落地,静待开标结果-22091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成药集采常态化有望导致行业大洗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也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探索集采。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层面。我们认为中药较大部分为独家品种,如广东省联盟集采53个品种中有36个为独家品种,同时中医药具有消费品和保健品属性,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下具有长期增长逻辑。预计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建议从五大维度去选择标的:①具备极强护城河、产品品牌壁垒高的龙头企业,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企业;②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与估值相匹配:受益于配方颗粒新国标改革后放量的华润三九、中国中药(H)、红日药业;主营产品具备定价权、叠加涨价逻辑的羚锐制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③管理层改善逻辑:建议关注同仁堂、广誉远等;④中药创新药增量逻辑:以岭药业、康缘药业;⑤中医服务提供商:建议关注固生堂,新中医诊疗龙头,OMO模式全国布局持续推进,关注浙江震元。
  ▍组建全国联盟办公室,“中成药”国采开启。根据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9月9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2022年第1号)》文件,我国30个省级单位(不包括湖南、福建和港澳台)组成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对16个产品组42个中成药产品展开集采,采购周期为2年,视情况可延长。同时在采购周期内,未中选产品纳入联盟地区监控管理,医疗机构采购未中选产品不得超过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10%。此次集采将是首次基本实现全国性的统一采购。和国家药品采购办公室、国家高值耗材采购办公室同等级的国家中成药采购办公室的设立,代表着中成药集采的全面开启。
  ▍中成药集采经历从省市探索性集采到省级联盟全面集采的阶段。2021年及之前,中成药在山东青海、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省市进行了探索性集采;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省级联盟成为中成药集采主要模式。根据湖北省中成药省际联盟集采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湖北等19省中成药集采和广东等6省中成药集采均已尘埃落定,湖北联盟集采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广东联盟集采非独家产品拟中标的平均降幅为-67.8%(A组降幅-55.3%,该组企业产品首年预采购量所折算服用总天数占联盟地区合计服用总天数的比例不低于80%),独家产品拟中标平均降幅为-21.8%。平均降幅符合预期,独家品种降幅较低。2022年4月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首次全国医药集采机构工作会,研究部署集采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支持医药集采改革、探索新的价格形成机制。预计未来集采将进一步呈现规则多变、精巧繁复的特点。
  ▍中药研发“源于临床,回归临床”,中药创新药研发有望推动市场扩容。中药复方制剂的处方一般来源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是在总结个体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固定处方和工艺,明确功能主治和临床定位、适用人群、用法用量和疗程,研发制成拟用于群体用药的中药新药。2019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的要求。国家药监局2020年9月发布的《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和2022年1月发布《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进了“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构建。我们认为中药创新药研发政策的落地有利于基于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临床数据践行中药创新的医药企业,临床价值的显现和中药创新药研发崛起将带动中成药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风险因素:集采进度快于预期,集采降幅高于预期,竞争加剧风险,中药材价格上涨风险。
  ▍投资策略。中成药集采常态化有望导致行业大洗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也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探索集采。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层面。我们认为中药较大部分为独家品种,如广东省联盟集采53个品种中有36个为独家品种,同时中医药具有消费品和保健品属性,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下具有长期增长逻辑。整体中医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建议从五大维度去选择标的:①具备极强护城河、产品品牌壁垒高的龙头企业,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企业;②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与估值相匹配:受益于配方颗粒新国标改革后放量的华润三九、中国中药(H)、红日药业;主营产品具备定价权、叠加涨价逻辑的羚锐制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③管理层改善逻辑:建议关注同仁堂、广誉远等;④中药创新药增量逻辑:以岭药业、康缘药业;⑤中医服务提供商:建议关注固生堂,新中医诊疗龙头,OMO模式全国布局持续推进,关注浙江震元。维持行业“强大于市”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