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海底捞-6862.HK-成本控制取得成效,继续改善门店运营效率-220909

《兴业证券-海底捞-6862.HK-成本控制取得成效,继续改善门店运营效率-2209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海底捞-6862.HK-成本控制取得成效,继续改善门店运营效率-2209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维持“审慎增持”评级,目标价19.00港元:公司处于战略调整期,上半年成本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啄木鸟计划,淘汰低效门店,同时放缓新开店,开店也更加谨慎,从新开店表现来看经营情况较去年新开已有所改善(翻台率回升)。部分调整到位的门店有望未来在硬骨头计划下实现重启。另外,公司于期内以介绍方式分拆海外业务独立上市,推进出海战略,并促使内地+海外独立拓展。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为386.04/462.96/536.99亿元,同比下降6.1%/增长19.9%/增长16.0%;净利润为2.47/21.58/33.62亿元。我们维持“审慎增持”评级,目标价19.00港元,对应2023/2023年PE为41/27倍。
在疫情+啄木鸟计划关店之下,创收不弱:公司2022H1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下降16.6%,主要由于疫情影响餐厅开业时间及餐厅数目减少。其中海底捞餐厅/外卖/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分别实现收入158.6/4.8/3.5亿元,同比下降18.3%/提升37.6%/提升66.9%。公司社区营运中心成立,线下发力外卖,增加外卖套餐种类及预制菜供应,期内外卖分部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成本费用控制有所成效:2022H1毛利率为58.0%,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较2021H2增长3.1个百分点。公司推进降本增效,期内加强员工成本测算精准度、提高人效、优化员工结构减少冗余人力,期内员工成本占收入比例为35.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较2021H2下降1.5个百分点。租金及折旧摊销费率分别为1.2%和11.4%,同比增长0.2/增长0.6个百分点。由于啄木鸟计划推进上半年共计关闭26家餐厅,产生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和减值损失3.1亿元,对利润造成一定影响。期内实现净亏损2.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9651万元。
战略收缩,重心放在提升盈利能力:截至H1期末,公司总门店数量1435家,新开18家,关店26家,较2021年末净减少8家,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内地以外门店数量分别为238/521/551/125家,净新增分别为-10/-1/-8/11家,中国内地净关闭19家餐厅。
同店数据受到疫情影响,海外门店表现较好:翻台率:整体翻台率2.9次,同比减少0.1次,较2021全年减少0.1次,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内地以外翻台率分别为3.0/3.0/2.8/2.9次,同比+0/-0.1/-0.1/+0.8次。新开餐厅质量回升,翻台率有所回升,期内为3.0次,同比提升0.2次。同店数量759家,同店翻台率为3.0,同比下降0.2,主要为疫情反复影响所致。同店销售:期内,整体同店销售为97亿元,同比下降11%;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内地以外同店销售分别为9/37/37/16亿元,同比下降12%/下降18%/下降15%/增长41%。同店日均销售额为7.5万元,同比下降8%;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内地以外同店日均销售额为7.5/7.2/6.9/10.6万元,同比下降7%/下降16%/下降12%/增长39%。ASP:期内整体ASP为109.1元,同比提升1.7%;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内地以外ASP分别为117.4/104.3/97.8/174.7元,同比增长2.2%/下降0.3%/下降1.2%/下降7.8%。
风险提示:1、食品安全;2、疫情反复;3、竞争加剧;4、单店回报降低;5、经营持续疲软而继续关店,产生一次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