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同仁堂-600085-2022年中报点评:疫情扰动子公司经营,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20901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同仁堂-600085-2022年中报点评:疫情扰动子公司经营,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20901.pdf
大小:30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同仁堂-600085-2022年中报点评:疫情扰动子公司经营,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20901

光大证券-同仁堂-600085-2022年中报点评:疫情扰动子公司经营,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20901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同仁堂-600085-2022年中报点评:疫情扰动子公司经营,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209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同仁堂-600085-2022年中报点评:疫情扰动子公司经营,营销改革成效显著-2209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07/7.43/7.35亿元,同比+2.01%/19.12%/19.20%;经营性净现金流18.83亿元,同比持平;EPS0.54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Q2业绩受疫情扰动,大品种战略持续推进。22Q1-Q2营收分别为39.54/35.53亿元,同比+6.67%/-2.72%;归母净利润4.00/3.44亿元,同比+25.61%/12.37%;扣非归母净利润3.96/3.39亿元,同比+25.14%/12.94%,22Q2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疫情扰动了同仁堂国药的生产经营。22Q2利润端增速放缓,估计与三大子公司净利润下滑有关。分业务看,1H22医药工业和商业实现营收47.90亿元(同比+5.63%)/45.80亿元(同比+6.02%),在全国疫情散发背景下均实现增长实属难得,得益于公司持续深化营销改革,全面推进不饱和营销,优化渠道布局,加大市场管控。公司大品种战略持续推进,1H22年前五大产品营收合计24.60亿元,同比+9.94%,占医药工业营收51.35%,较去年年底提升了4.98pp。
  母公司经营表现亮眼,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1H22母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13.03%/28.12%,得益于公司大力推进营销改革、产品提价和疫情应对得当。
  12M21公司上调安宫牛黄丸终端零售价,从780元提至860元,此后多个品种相继提价,增厚业绩。子公司方面,1H22同仁堂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同比+8.99%/-4.54%,疫情致使物料供应困难,中成药总体产量及产值同比小幅下降;同仁堂国药营收和净利润同比-11.22%/-18.32%,境外疫情形势严峻,香港大埔的生产研发基地停工约2个月,核心产品在内地和港澳地区供应紧张,生产经营一度遭受重挫;同仁堂商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0.11%/-0.39%,疫情防控下整体较为平稳,截至1H22拥有门店933家,较年初净增加13家。
  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营销改革持续深化。2019年以来公司推动精细化管理,完善内控体系和组织架构,经营效率逐年提升。1H22公司毛利率同比+1.77pp至49.74%,净利率同比+1.05pp至14.51%,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同比+0.27pp至0.96%,研发费用同比+41.53%至7190万元,公司围绕中药创新药、战略品种二次开发、经典名方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明显加大。展望下半年,公司仍将推动大品种战略落实,强化精准营销和精品战略,稳步推进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坤宝丸、锁阳固精丸五大核心OTC品种五年广告项目,开发半空白市场与区域特色品种,深耕终端市场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07/7.43/7.35亿元,同比+2.01%/19.12%/19.20%;经营性净现金流18.83亿元,同比持平;EPS0.54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Q2业绩受疫情扰动,大品种战略持续推进。22Q1-Q2营收分别为39.54/35.53亿元,同比+6.67%/-2.72%;归母净利润4.00/3.44亿元,同比+25.61%/12.37%;扣非归母净利润3.96/3.39亿元,同比+25.14%/12.94%,22Q2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疫情扰动了同仁堂国药的生产经营。22Q2利润端增速放缓,估计与三大子公司净利润下滑有关。分业务看,1H22医药工业和商业实现营收47.90亿元(同比+5.63%)/45.80亿元(同比+6.02%),在全国疫情散发背景下均实现增长实属难得,得益于公司持续深化营销改革,全面推进不饱和营销,优化渠道布局,加大市场管控。公司大品种战略持续推进,1H22年前五大产品营收合计24.60亿元,同比+9.94%,占医药工业营收51.35%,较去年年底提升了4.98pp。
  母公司经营表现亮眼,子公司业绩短期承压。1H22母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13.03%/28.12%,得益于公司大力推进营销改革、产品提价和疫情应对得当。
  12M21公司上调安宫牛黄丸终端零售价,从780元提至860元,此后多个品种相继提价,增厚业绩。子公司方面,1H22同仁堂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同比+8.99%/-4.54%,疫情致使物料供应困难,中成药总体产量及产值同比小幅下降;同仁堂国药营收和净利润同比-11.22%/-18.32%,境外疫情形势严峻,香港大埔的生产研发基地停工约2个月,核心产品在内地和港澳地区供应紧张,生产经营一度遭受重挫;同仁堂商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0.11%/-0.39%,疫情防控下整体较为平稳,截至1H22拥有门店933家,较年初净增加13家。
  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营销改革持续深化。2019年以来公司推动精细化管理,完善内控体系和组织架构,经营效率逐年提升。1H22公司毛利率同比+1.77pp至49.74%,净利率同比+1.05pp至14.51%,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同比+0.27pp至0.96%,研发费用同比+41.53%至7190万元,公司围绕中药创新药、战略品种二次开发、经典名方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明显加大。展望下半年,公司仍将推动大品种战略落实,强化精准营销和精品战略,稳步推进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坤宝丸、锁阳固精丸五大核心OTC品种五年广告项目,开发半空白市场与区域特色品种,深耕终端市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品牌和品种护城河深厚,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大品种战略和精细化管理推动经营质量提升。考虑到公司医药工业在疫情散发背景下经营韧劲较强,且受益于去年底以来的多品种调价,增厚部分业绩,我们上调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72/17.70/21.02亿元(较上次预测上调1.7%/7.5%/15.6%),现价对应PE分别为44/36/3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