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2022H1点评报告:收入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增速可期-220831

上传日期:2022-09-01 09:11:40 / 研报作者:孙建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2022H1点评报告:收入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增速可期-220831.pdf
大小:71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2022H1点评报告:收入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增速可期-220831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2022H1点评报告:收入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增速可期-220831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2022H1点评报告:收入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增速可期-2208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微创医疗-0853.HK-2022H1点评报告:收入双位数增长,下半年增速可期-22083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022年8月30日,微创医疗披露2022中期业绩公告,2022H1收入4.05亿美元;剔除汇率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0.1%;期内亏损2.53亿美元(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98亿美元),相比2021H1的1.15亿美元期间亏损(权益股东应占亏损0.90亿美元),亏损有所扩大。我们认为,公司在2022H1疫情影响下,海外与国内业务仍实现相对稳定增长,2022下半年随手术需求恢复,收入增长可期。
  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0.1%,下半年收入增长可期
  2022H1公司收入4.05亿美元;剔除汇率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0.1%;期内亏损2.53亿美元(权益股东应占亏损1.98亿美元),相比2021H1的1.15亿美元期间亏损(权益股东应占亏损0.90亿美元),亏损有所扩大,亏损主要原因:(1)非现金性费用的增加。包括可转债&优先股利息、股权激励成本、被投资公司亏损扩大等;(2)研发&商业化费用增加。主要为手术机器人、心脏瓣膜、外科器械等的研发注册以及国内、海外商业化推广带来的费用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在2022H1疫情影响下,海外与国内业务仍实现相对稳定增长,2022下半年随手术需求恢复,收入增长可期。
  成长性:疫情恢复后,全年高增长可期
  (1)三大核心板块海外业务均实现不错增长,下半年随国内疫情恢复增长可期。2022H1公司收入三大核心板块(心律管理、骨科、心血管介入)海外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1%、9.7%、28.1%(剔除汇率影响),带动三大板块收入分别为1.04/1.08/0.61亿美元,同比增长7.2%、2.4%、-7.2%(剔除汇率影响)。三大板块中,心律管理、骨科海外收入占比较高,上半年海外均实现不错增长,其中心律管理板块随有蓝牙兼容功能起搏器的获批推广,在海外实现不错放量;骨科业务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2.3%,渠道稳步拓展;心血管介入板块国内收入占比较高,2022H1受疫情影响生产、发货、需求均有所下降,我们认为,随疫情恢复后手术量回弹,下半年增速有望恢复,海外各板块上半年销量相对不错,下半年随生产、物流恢复,或将进一步提升,带动全年收入增长。
  (2)各新增版块业务实现不错增长。2022H1公司心脏瓣膜、大动脉及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等板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4.8%、26.6%、22.9%,疫情下仍实现不错增长,公司各子板块业务按照手术刚需程度,均或多或少受到疫情影响,下半年随生产恢复、院内手术恢复,我们认为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等板块均有望实现销量的较大回升。
  (3)产品获批进展顺利,拉动收入长期增长。2022H1公司及联营公司共有14款产品获得NMPA三类首次注册证,5款产品获得FDA核准,5款产品获得CE认证,各大板块产品获批进展顺利。其中心律管理板块首个国产胸外段MRI兼容起搏器NMPA获批;机器人板块,图迈腹腔手术机器人NMPA获批、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NMPA&FDA获批;主动脉及外周介入、神经介入、心脏瓣膜、外科器械等产品线国内海外均有不错研发&获批进展。我们认为,产品的持续创新迭代构建了公司长期收入增长曲线,随产品持续商业化放量,公司收入加速增长可期。
  盈利能力:短期亏损仍将持续
  销售毛利率有所下滑,全年或仍有下降趋势。2022H1,公司毛利率61.2%,相比2021H1的64.4%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销售产品的变动、以及新冠疫情封锁、新制造工厂和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增加。我们认为,综合考虑公司全年国内海外各板块销售情况,疫情恢复后收入有望增长,但全年毛利率或仍将低于2021年。(2)期间费用率短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22H1,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3%)、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4%)均有较大增长,我们认为,随研发投入、商业化推广等费用的持续增长,全年期间费用率或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公司短期亏损仍将持续。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44/12.27/16.2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0.8%、30.0%、32.5%;归母净利润-3.07/-2.01/-1.61亿美元,短期亏损仍将持续,对应2022-2024年EPS为-0.17/-0.11/-0.09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疗器械集采或集采降价远超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持续的风险;公司销售渠道波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并购板块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外汇波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