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中观行业数据观察:美国政府加大半导体投资,全球缺芯潮尚未缓解-210707

《申港证券-中观行业数据观察:美国政府加大半导体投资,全球缺芯潮尚未缓解-210707(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中观行业数据观察:美国政府加大半导体投资,全球缺芯潮尚未缓解-210707(53页).pdf(5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本周重点关注:美国政府加大半导体投资,全球缺芯潮尚未缓解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公布的《美国半导体产业芯片报告》表述:半导体产业已经发展到成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几乎在所有电子设备中都能找到半导体组成部分。 2020年半导体行业在全球销售额超过4400亿美元,支持了超过2600万美国工人的下游经济部门。 美国半导体产业总共支持了185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包括直接雇佣国内研发、设计、制造等一系列技术岗位。 此外,对于每个直接受雇于半导体行业的岗位,还会创造5.7个额外工作岗位。 美国通过强有力的联邦投资进行了创历史记录的半导体产业扩张。 根据美国2021年1月颁布CHIPSforAmerica法案,未来会进行500亿美元的联邦投资计划来激励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相关制造业每年将为美国经济提供246亿美元以上增量,并且在2021-2026年提供额外185,000个临时工作岗位。 在短期内,美国会新增280,000个相关工作岗位,其中4.2万人将直接就业于国内半导体行业使得行业就业人数提升至319,000人,而预计半导体及相关产业链总就业人数到2027年会升为213万。 半导体供应链也在走向真正的全球化:全球几大地区(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欧洲)各贡献8%以上的半导体行业增加值总额。 目前半导体产业链设计端还牢牢掌握在欧美,生产端集中在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中国大陆依然是OEM生产伙伴角色,在设计端未来中国还有很长道路追赶。 美国半导体产业成为美国经济中一个重要且不断增长的部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各种产品提供关键技术能力。 美国政府也立法并持续投资扩大半导体研发、设计,进行半导体产业的扩张,科研的投入最终让大量其他经济部门共同受益。 以美国为师,这将成为中国未来可以借鉴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家战略方针。 芯片方面,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已经波及电气产品,家用游戏机,以及处于出货旺季的空调产品等厂商也被迫发布减产计划。 任天堂社长指出生产计划因芯片供给短缺受阻,索尼方面表示去年推出的大热次时代游戏主机PS5由于供给端影响无法提高产量,供需不平衡导致实际零售价已经超出计划销售价一倍。 汽车销售方面,新车需求端持续升温,但市场复苏因芯片短缺问题被迫放缓。 英国6月份新车销量增长28%,宝马于7月2日发布通知表示芯片供应尚未有缓和现象,下半年汽车供应将持续紧张,今年公司产量总体损失约三万辆左右。 福特汽车表示,芯片短缺将迫使其在7月份减少美国六家以上工厂的产量,其在密歇根州、肯塔基州和密苏里州的皮卡工厂7月大部分时间将减产,其中位于芝加哥的Explorer工厂于整个7月份停产,福特在4月份时预计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将导致其今年的营业利润削减30%。 现代汽车表示,7月5日至7月14日期间位于巴西的工厂将实施停产计划。 其中,国内车企受益于国内疫情控制完善,率先复工复产,中国汽车制造商汽车出口量于今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100%。 捷豹路虎也宣称今年第二季度的芯片短缺现象相较于第一季度将会更严重。 产业政策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表示,汽车芯片短缺对于自主品牌与新能源品牌影响较小,会带动市场销量的增长。 商务部将推动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释放消费潜力;河南、海南等其他省份的政策实施效果会在后期逐步显现。 7月随着广东地区疫情的有效防控,区域市场需求会有所恢复。 同时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1年汽车以旧换新推广车型的公告,汽车以旧换新即将开展,带动省内置换升级的需求。 短期内芯片短缺问题难以改善,订单交付延长的现象将影响到终端销售,目前进口车的交付周期已经延长约3个月的时间,国产车的交付期也处于延长的状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库存预警指数位于境界线上,6月份的库存预警指数为56.1%,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 周度中观数据方面上游能源与金属:国际原油价格维持上行持续,库存端延续缩窄趋势,天然气价格及库存上行。 煤炭期货结算价下行,国外煤价整体上行,有色期货上行,稀土金属价格上行。 交运各指数上行。 中游原材料:钢材及铁矿石价格上行,库存端拓宽。 光伏组件价格下行。 下游消费:十大城市商品房当周成交面积减少。 猪价近半年来首次迎来价格回弹,白羽鸡肉均价下行,蔬菜批发价格指数上行。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收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