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兔宝宝-002043-疫情/地产承压影响Q2营收,零售端全屋定制增速亮眼-220828

《安信证券-兔宝宝-002043-疫情/地产承压影响Q2营收,零售端全屋定制增速亮眼-2208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兔宝宝-002043-疫情/地产承压影响Q2营收,零售端全屋定制增速亮眼-2208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2亿元,同比减少2.54%;实现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减少15.01%;实现扣非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减少12.09%;实现基本EPS 0.34元/股。
■疫情+地产拖累2022Q2板材营收增速,C端全屋定制逆势高增。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2亿元,同比减少2.54%,2022Q1/Q2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8.97%/-14.48%,公司主力市场华东区域受疫情冲击叠加全国地产行业低迷拖累Q2营收增速。分业务类型看,装饰材料板块实现营收28.64亿元(yoy-1.31%),营收占比76.73%(同比+0.95个pct),其中主营板材产品/板材品牌使用费(含易装)/其他装饰材料营收增速分别为-7.86%/30.67%/10.77%。期内公司深化区域分公司运营,持续多渠道布局建设,家具厂成为公司最核心的渠道,同时针对家装公司推出“易企装”,以“规格料组件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装企,并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公司华东外多个区域营收表现亮眼,华南、西南、华北营收分别同比高增32.24%、39.84%和23.40%。公司采取“零售+工程”双轮驱动战略发展定制家居业务,期内家居板块实现营收8.3亿元(yoy-4.02%),营收占比22.23%(同比-0.34个pct),其中C端全屋定制/裕丰汉唐工程家居分别实现营收2.09/4.67亿元,yoy+26.40%/-10.60%,在华东疫情影响下,公司业务团队携手经销商共同面对困难,组织丰富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赋能门店获客锁客,实现全屋定制营收的快速增长,彰显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定制家居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
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业绩增速,经营性现金流流转为净流出。期内公司总体毛利率为18.78%(同比+1.38个pct),其中装饰材料业务毛利率为16.72%(同比+1.86个pct)、定制家居业务毛利率为24.34%(同比+0.74个pct)。期内期间费用率为10.16%(同比+2.08个pct),其中管理费用率为4.82%(同比+1.63个pct),主要系职工薪酬及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较多所致。期内公司净利率、ROE(加权)分别为7.38%(同比-1.13个pct)、13.25%(同比2.67个pct)。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减少15.01%,22Q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71%和18.57%,期内公司承担6515.30万元股权激励摊销费用(yoy+224.84%),若剔除该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4%,公司主业盈利水平提升。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12亿元,由上年同期净流入转为净流出状态,主要由于主业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截至2022H1末,公司在手币资金为5.19亿元,在手资金较为充裕;截至2022H1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7.78%,较年初下降2.28个pct。
■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高分红规划长期投资价值显著,有望受益保交付助力需求回暖及行业集中度提升。2021年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锁条件对公司考核目标为以2021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3、2024年净利润(调整后)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5%、75%,自2018年以来公司陆续实施股份回购,均彰显未来发展信心。根据公司发布的《未来三年(2021-2023年度)股东回报规划》,规划每年现金分配利润占比高达50%,公司长期投资价值优势凸显。目前地产领域保交付目标明确,未来随政策落地见效、精装渗透率提升、存量房装修需求逐步释放创造家居行业市场空间,叠加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公司作为优质板材龙头和定制家居新秀,持续进行多渠道建设,实施分公司运营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变化。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由于2022Q2华东区疫情以及地产低迷对公司营收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本次下调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值,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57亿元、129.14亿元和156.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0%、22.3%和21.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22亿元、8.90亿元和10.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3.3%和21.7%;EPS分别为0.93元、1.15元和1.40元,动态PE分别为9.3倍、7.5倍和6.2倍,PB分别为2.6倍、2.2倍、1.6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大幅波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客户经营状况下滑;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