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13

上传日期:2021-07-13 20:36:46 / 研报作者:陈梦洁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13.pdf
大小:8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13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13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1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1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日数据跟踪三大指数:沪指收涨0.53%,深证成指收涨0.18%,创业板指收跌0.56%申万一级板块:采掘、建筑材料、公用事业上涨;电子、国防军工、电气设备回调概念板块:锂电电解液、煤炭开采、网络游戏上涨;半导体封测、半导体、半导体硅片回调成交情况与北向资金:两市成交约122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缩量,北上资金净流入约25.79亿元热点跟踪:首批精选层企业挂牌交易将迎来一周年,关注转板企业2021年7月27日,首批精选层企业挂牌交易将迎来一周年,转板成为下半年市场最关注的改革举措。

按照目前转板上市办法,精选层挂牌企业转板在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需要相应满足科创板或创业板现行的上市市值与财务指标等发行条件,并符合科创板或创业板定位,同时要求申请转板公司股东人数不低于1000人,且在规定在申报前60个交易日有1000万股最低成交量。

根据我们测算,截止7月12日,满足以上要求的精选层企业超过30家,随着近期新三板行情复苏,交投逐步升温,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公司满足条件,进入转板备选名单。

从所处行业以及市值规模来看,预计贝特瑞、颖泰生物和创远仪器等优质新三板企业有望率先成功转板。

7月9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证券跨市场转登记业务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新三板个股转沪深交易所上市进程,其中明确两点:一,建立新三板证券账户/托管单元与沪深交易所证券账户/托管单元对应关系;其二,转登记过程原则上在20个交易日内完成。

转板制度作为本轮新三板深改政策的核心之一,有望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上市选择,拓宽了融资渠道及发展空间,同时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

精选层转板上市无需证监会核准,仅由交易所审核的转板程序,与当下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流程基本相当,参考目前科创板的审核通过率,预计精选层企业转板上市的成功率将维持较高水平。

我们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新三板拟IPO公司转向申报精选层,为后期转板上市做好准备工作。

热点跟踪:创业板指创新高解读随着注册制的落地,创业板的定位更加清晰。

深交所制定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明确,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当前来看,创业板具备较为鲜明的特点属性、定位符合我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与主板形成差异化发展,我们认为定位新兴产业的创业板以及科创板仍大有可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今日盘中,创业板指点数一度超过上证综指,报3560点。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的编制方式有所不同。

上证指数属于综合指数,也是我国最早发布的指数,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而创业板指属于成分股股指,创业板指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指数选样以样本股的“流通市值市场占比”和“成交金额市场占比”两个指标为主要依据,反映创业板市场快速成长的特点。

其次,二者的权重股和代表的行业板块有所不同。

从行业板块来看,上证指数的权重主要集中在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以及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股,风格主要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

而创业板指数的权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以及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风格主要以成长股为核心。

与前两年不同,今年以来,大盘蓝筹股出现了明显的回撤调整,而成长风格在当下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具备较好的收益预期,一方面业绩具备高速增长的强确定性,另一方面,行业空间巨大,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因而今年备受资本的追捧,结合当下的环境综合来看,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风格仍将以成长占优。

针对创业板指数一度超过上证指数,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表面上来看,主要是从今年以来新能源产业链和生物医药的相关个股的强势表现带动了指数的上行,对创业板指数的上行趋势有不小的贡献。

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我们认为是我国经济结构产产业升级的变迁,由过去的“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转变。

热点跟踪:锂电板块具备中长期的配置逻辑长期来看,能源变革是我国碳中和背景下的长期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都将迎来长期的较为确定的发展趋势。

动力电池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一环,在产业链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份额优势和话语权,未来将享受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

短期积累一定涨幅回调不改长期发展向好,具备中长期的配置逻辑。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