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2022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收入边际改善,基建发力明显-220718

《中诚信国际-2022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收入边际改善,基建发力明显-220718(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2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收入边际改善,基建发力明显-220718(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月度财政收入边际回升,非税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月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边际修复,受疫情反复及留抵退税影响上半年同比降幅持续扩大。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82亿元,受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持续影响,同比下降10.55%,但伴随疫情逐渐缓和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降幅较上月显著收窄约2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29亿元,同比下降19.80%,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53亿元,同比下降3.57%,央地收入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14.5个、27.2个百分点,增速差距较上月走阔约12.7个百分点至16.2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同比下降10.20%,降幅较1-5月走阔0.1个百分点,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增长3.30%,较1-5月上升0.4个百分点;完成预算进度50.07%,低于去年(59.25%)及前年(53.3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663亿元,同比下降12.70%,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558亿元,同比下降7.90%,央地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差距较1-5月走阔2.3个百分点至4.8个百分点。
月度税收收入降幅收窄,非税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6月,全国税收收入13105亿元,同比下降21.20%,降幅较上月收窄约17个百分点。其中,随着留抵退税“大头落地”,增值税收入边际好转,由负转正最终录得2550亿元,同比下降56.85%,降幅收窄超60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收入5200亿元,同比下降0.23%。此外,非税收入同比增长33.36%至5377亿元,单月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速较上月大幅回升21.6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比达29.09%,为2020年疫情以来最高水平,非税收入高增短期内可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收支压力,但需持续关注非税收入过快增长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半年,税收收入累计85564亿元,同比下降14.80%,降幅较1-5月扩大1.2个百分点,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90%,增速较1-5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具体看,增值税同比下降45.70%,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0.60%,较1-5月回升0.1个百分点;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同比虽保持增长,但前两者增速较1-5月分别回落0.5和0.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9657亿元,同比增长18.00%,较上月大幅回升4.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比18.68%,为历史最高水平。
月度财政支出增速持续回升,基建领域进一步发力
月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进一步回升,上半年同比增速较1-5月持平。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28亿元,同比增长6.06%,增速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9亿元,同比增长3.82%;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489亿元,同比增长6.35%。央地支出增速差距较上月基本持平、为2.5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28887亿元,同比增长5.90%,增速与1-5月持平,仍低于年初预算目标(8.4%);完成预算进度48.25%,和去年基本持平。其中,中央累计支出15630亿元,同比增长5.80%,增速较1-5月回升0.4个百分点;地方本级累计支出113257亿元,同比增长5.90%,增速较1-5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央地支出累计同比增速差距较1-5月收窄0.5个百分点至0.1个百分点。
基建支出进一步发力,债务付息压力仍较大。6月,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仍为支出重点,支出规模均超4000亿元;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事务等基建支出持续发力,同比分别增长16.12%、8.89%、6.44%,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5.9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下降6.15%。上半年,民生领域支出保持增长,卫生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分别增长7.70%、4.20%、3.60%,其中除卫生健康支出外,增速均较1-5月小幅回升;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基建领域相关支出持续发力,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12.00%、11.00%、2.80%,除农林水支出增速较1-5月有所放缓外,其余支出增速均回升超1个百分点,财政支持基建力度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8.80%,增速较1-5月回落1.3个百分点,但整体压力仍较大。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持续走阔,专项债放量支出增速保持高位
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扩大整体仍低迷,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降幅走阔。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968亿元,同比下降28.40%,降幅较1-5月扩大2.3个百分点,收入规模仍低于2020年疫情期间水平,较2020年同期下滑11.15%。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98亿元,同比下降4.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8.6个百分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070亿元,同比下降29.70%,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53.8个百分点;央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走势持续分化,中央增速由正转负、地方仍为负,两者差距较1-5月进一步收窄5.6个百分点至25.5个百分点。从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构成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3622亿元,同比下降31.4%,降幅较1-5月扩大2.7个百分点;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0.61%,较1-5月下降0.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21个百分点。从土地市场情况看,6月,伴随一系列宽松政策出台及第二轮集中供地进行,土地市场略有升温,土地市场成交总价同比、环比分别回升54.76%、12.00%,土地市场成交面积同比回升144.39%、环比小幅回落2.58%,土地市场景气度略有好转,但需关注近期多地“强制停贷”风波发酵对相关区域土地出让的影响。
专项债发行放量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高增,地方本级支出增速回升。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826亿元,受专项债发行放量带动,同比增长31.5%,增速较1-5月小幅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2040亿元,低基数下同比大幅增长120.00%,但增速较1-5月回落120个百分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2786亿元,同比增长29.50%,增速较1-5月回升0.1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0806亿元,同比下降6.40%,降幅较1-5月扩大1.50。央地支出增速差距较1-5月缩小约120.10个百分点至90.50个百分点。
新增地方债单月发行近2万亿,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
发行总额:6月,在新增专项债需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的政策要求下,地方债放量发行,共发行538只,发行规模环比上升60.11%至19336.61亿元,创历史单月发行规模新高,净融资额环比上升54.94%至14993.60亿元。从发行结构看,新增债发行节奏大幅加快,发行规模环比上升109.19%至15764.55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13723.64亿元、新增一般债2040.90亿元;再融资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21.33%至3572.06亿元,其中再融资专项债1189.14亿元、再融资一般债2382.92亿元,再融资债中有318.41亿元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由北京、广东发行,其余91%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上半年,地方债共计发行1504只,合计规模52501.57亿元,同比增长57.14%。新增债累计发行40209.96亿元,完成全年限额(43700亿元)的92.01%,其中新增一般债累计发行6147.79亿元,完成全年限额(7200亿元)的85.39%,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4062.17亿元,完成全年限额(36500亿元)的93.32%,剔除中小银行专项债后发行33912.17亿元,完成目前已下达用于项目建设额度(34500亿元)的98.30%。再融资债累计发行12291.62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7169.2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5122.33亿元;有2199.57亿元再融资债用于偿还存量政府债务,其余82%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
发行期限:6月,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由上月的12.98年延长至14.77年,20年期地方债发行规模最大、达4317.23亿元,10年及以上期限占比达75.06%、较上月进一步提升11.11个百分点,其次为10年期、15年期,发行规模均超3500亿元。上半年,地方债平均发行期限较1-5月的13.74年小幅延长至14.12年,其中专项债16.11年,一般债8.24年。
发行地区:6月,除上海外,其余30个省份均发行地方债,其中浙江发行规模最大、达1299.71亿元,山东、四川发行规模均超过1200亿元。上半年,31个省份均发行地方债,其中广东、山东、浙江、四川发行规模较大,均超过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