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PET行业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220614

上传日期:2022-06-16 13:36:08 / 研报作者:邹润芳卢正羽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PET行业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220614.pdf
大小:172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PET行业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220614

中航证券-PET行业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220614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PET行业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220614(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PET行业铜箔:蓄势待发,设备先行-220614(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铜箔影响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成本,复合集流体成为产业新趋势。

铜箔约占锂电池质量的9%、成本的8%,其厚度、均匀性、抗拉强度等是决定锂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容量、循环寿命的重要指标。

铜箔变薄可使相同电芯体积容纳更多活性材料,6μm和4.5μm铜箔相比8μm铜箔能量密度分别提升5%和9%;此外铜箔越薄,电池成本越低、受铜价影响越小;复合铜箔可有效解决电池热失控问题,提升电池安全性。

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理论成本低,PET铜箔大规模应用蓄势待发。

PET铜箔采用“三明治”结构,具有厚度较薄、用铜量较少、高安全性等特征,我们认为PET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的逻辑为:1)PET铜箔彻底解决了电池因内短路易引发热失控的行业难题,同时使得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10%、循环寿命提升5%,并具备兼容性;2)设备是推动PET铜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铜箔的原材料成本占比约83%,原材料环节难以降本;而PET铜箔原材料成本占比约31%,受产业化初期影响设备成本占比高达50%,PET铜箔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空间更大,主要降本路径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与良率摊薄单位固定成本。

设备是PET铜箔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预计25年合计市场空间约80亿元。

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厂龙头积极布局PET铜箔,终端应用有望快速落地;重庆金美、诺德股份、万顺新材等多家膜材料厂商的复合铜箔已进入下游验证或已实现量产,产业化进程有望加快推进。

PET铜箔主要工艺环节为为真空磁控溅射与PET镀铜,设备的价格、良率和产能是决定PET铜箔降本、推进渗透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竞争格局相对明晰,因此相关环节的龙头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据我们测算,2025年PET铜箔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市场空间约33.4亿元,镀铜设备市场空间约46.5亿元。

相关公司梳理:东威科技,万顺新材,非上市公司包括广东腾胜、重庆金美新材料、海辰新能源。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原材料和运费成本大幅波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