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晨会-220606

《中信证券-晨会-220606(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晨会-220606(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 A股策略聚焦20220605—政策合力催化资金接力,中期行情将持续数月
投资策略|疫情明显改善后前期的各项政策将集中起效,预计6月起国内经济快速修复,政策合力催化资金接力,A股中期行情将持续数月,建议继续坚定布局四大轮动主线。一方面,预计5月国内宏观数据在生产、投资、消费、出口上均有不同程度反弹,稳经济总动员后,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传导性和执行力提升,前期积蓄政策的效果将集中显现,国内经济已处于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通道中,在6月将步入加速修复阶段。另一方面,外资对A股的风险偏好将持续修复,而国内资金前期以博弈和调仓为主,在行情初期的超跌反弹阶段参与率不高,以绝对收益为代表的资金仓位仍处于偏低水平;后续随着基本面快速修复强化市场共识,外部扰动逐步缓解,国内政策合力显现将催化增量资金接力入场。A股行情已从4月下旬开始的超跌反弹阶段切换至6月开始的中期慢涨主行情阶段,建议继续坚定布局现代化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修复四大轮动主线。
▍债市启明系列20220606—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固定收益|随着局部疫情进入扫尾阶段,货币政策重点料将从抗疫纾困转向宽信用以对冲周期性下行因素,整体将呈现总量+结构并举的特征。预计后续降准有空间,节奏建议关注政府债券供给和MLF集中到期;LPR有下调空间,LPR曲线预计进一步走平;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额度富裕,后续将持续落实。
▍银行业投资观察20220605—一季度监管数据点评:盈利稳健,风险整固
银行|今年一季度银行业监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健,资产质量延续向好,虽然息差有一定收窄,但存款自律机制改革有望缓释息差下行压力,长期看行业基本面有望支撑业绩平稳向好。结合前期上市银行一季报情况比较来看,上市银行整体经营情况显著优于行业。板块投资而言,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地产政策有序优化和疫情影响边际减弱,银行板块的弱预期有望持续改善,建议关注后续稳增长、稳信用、稳地产政策效果。
▍美妆及商业行业618数据小结—竞争持续加剧,看好国货优质龙头逆势崛起
美妆及商业|2022年“618”购物节各平台折扣力度整体提升,竞争加剧;国货品牌总体实现较快增长;回溯局部疫情下化妆品行业,预计国际品牌在2022年将承受更大压力,国货龙头有望抓住机遇发力产品端逆势崛起。看好美妆行业疫后反弹,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龙头成长高确定性的提升。
▍时代新材(600458.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风电领航,王者时代
新材料|公司深耕风电、轨交、汽车领域新材料,央企改革战略地位提升下进入快速成长期。在未来2-3年内,公司有望借助研发优势开展新材料新业务增长点,拓展双海战略,推进产能布局,充分受益于风电行业的高景气周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4.47/5.77亿元,给予公司2023年25xPE估值,对应公司目标价为14元,目标市值11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中粮科技(000930.SZ)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通往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的玉米之道
农林牧渔|公司是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巨头,致力于用现代生物技术重塑玉米深加工产业。公司三十余年持续专注于玉米深加工,基于引领行业的系统低成本原料掌控能力、整体最优化生产加工能力、持续精深化技术变革能力,已形成以燃料乙醇、淀粉、淀粉糖为核心,以变性淀粉、专用糖浆为先锋,以聚乳酸、纤维素乙醇、代糖为后备的产品矩阵。我们认为,公司生物基能源业务稳定输出规模和利润,生物基原料业务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生物基材料业务塑造第二增长曲线。综合考虑公司经营业绩、行业地位、技术能力、增长空间,我们给予2022年目标市值279亿,目标价1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美团-W(03690.HK)2022Q1业绩点评—经营显韧性,盈利高质量
新零售|22Q1收入462.7亿元/+25.0% yoy,经营收益-55.8亿元,疫情加重后市场较为担心短期冲击下的财务影响,公司实际表现展现韧性。疫情影响下,外卖、到店两大核心业务虽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趋势上看,只要疫情管控稍有好转,业务恢复即显弹性。闪购等创新业务需求释放增长强劲,社区团购业务整体虽节奏放缓,但竞争格局已明显利于头部,匹配于完善用户生态、切入电商业务的战略意义。此轮疫情下,美团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心智,同时对大众对政府展现了平台关键时刻的社会价值,长期意义显著。展望Q2,疫情影响已形成,供需两端收缩下,预计压制外卖、到店业务增速,其中到店业务受拖累更明显。利润端,公司聚焦高质量增长,疫情背景下低补贴率、持续优化运营等方式将推高阶段性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韧性将推动市场夯实对其价值认可,叠加政策边际改善预期持续发酵,价值底形成,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