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工业(航运)专题报告:舍近求远、涟漪效应,全球原油海运贸易流向变化及后续运费走势浅析-220531

《中信期货-工业(航运)专题报告:舍近求远、涟漪效应,全球原油海运贸易流向变化及后续运费走势浅析-22053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工业(航运)专题报告:舍近求远、涟漪效应,全球原油海运贸易流向变化及后续运费走势浅析-22053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3月以来,全球原油海运出口量维持增长,俄罗斯出口到欧盟的原油数量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向地中海北非地区发运增加而向西北欧地区发运减少。 远东和印度地区增加了从俄罗斯等地的原油进口,同时减少了长航线如北美、南美和西非地区的进口,从中东原油进口目前尚未发生显著变化。 其他区域海运流向变化不大。 2.5月30日,欧盟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内禁运2/3的俄罗斯原油,会带来两个层次的影响:一是舍近求远,即欧盟与俄罗斯都需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而新格局由于不是此前市场自动形成的,带来运距的提升;二是涟漪效应,即新航线的布局带来对原有航线的替代,从而带来运输网络的重构,对全球原油海运格局带来持续的深度影响。 3.在欧盟禁运俄罗斯原油背景下,我们认为欧盟则会继续加大从区域内、中东、北美、南美和西非地区的原油海运进口。 俄罗斯有望增加对印度和远东地区的原油出口,而远东、印度地区则会减少从北美、南美、西非等地的长航线进口。 从原油海运周转量推演,苏伊士型和阿芙拉型船存在结构性的短缺,运价仍有望维持高位,日收益水平有望达到4万美元以上,实现盈利改善,VLCC长航线运力需求受到一定直接影响。 同时,考虑到全球原油进口的基础设施情况,能够直接停泊VLCC的港口较少,且VLCC需要绕行好望角而增加航行距离,从而使经济性减弱,因此大小船型之间运费有望维持倒挂结构。 当然,在中小型船运费差异维持较高溢价背景下,VLCC可通过船舶换油、储油等方式参与到运输过程,预计VLCC的分布会进一步向大西洋倾斜,北美、南美、西非出口到西北欧的原油可以更多采用VLCC进行运输,带动运费价差缩小。 4.由于欧盟对成员国船东承运俄罗斯原油会实施比较苛刻的政策,会带来承运运力的结构性调整,亚洲船东更为受益。 同时,我们预测该事件对现有航线格局调整必然带来较长时间的影响,期间会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及摩擦,也会带来运输市场的较大波动。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因素、原油需求波动超预期、极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