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9期:A股涨跌停交易制度与大资金投资者的市场操纵行为-210721

《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9期:A股涨跌停交易制度与大资金投资者的市场操纵行为-210721(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9期:A股涨跌停交易制度与大资金投资者的市场操纵行为-210721(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背景和实证假设本文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获取到了账户级别的交易数据,根据前一年的账户资金将个人投资者分为5个组别,本文将重点考察大资金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本文重点考察不同类别的投资者在个股触及涨停时的交易行为变化,以及涨跌停板的设置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本文作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一:大资金交易者更倾向于在涨停日买入并且在次日卖出,尽管触及涨停板的股票在次日会更倾向于继续上涨,但是长期来看其价格会发生反转,并且当大资金交易者在涨停日的净买入金额越高时,这一反转效应越强。 假设二:在股票被ST之后,大资金投资者将会在其触及5%的涨停日当天买入股票并在次日卖出,然而这种情况在股票被ST之前且涨幅大于5%的情况下并不存在。 在股票被ST之后,个股触及涨停日当天大资金投资者的净买入金额越大,其后续的反转效应越强,且这一反转效应比股票被ST之前要更加明显。 对普通股票的实证分析观察一:当股票价格触及10%的涨停板时,其在接下来的几天以内仍然倾向于继续上涨,但是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其价格最终会发生反转。 观察二:当股票价格触及10%的涨停板时,大资金投资者会倾向于在涨停日买入并在次日卖出。 观察三:当股票价格触及10%的涨停板时,大资金投资者在涨停日的净买入金额越多,股价后续的长期反转效应更强。 对ST股票的实证分析观察一:在股票被ST后且触及涨停板后,其短期的持续上涨和长期的反转效应都要比被ST之前更加明显。 观察二:在股票被ST前且发生超过5%的较大涨幅时,大资金投资者会在当日和次日均净买入;但是当股票被ST后且触及涨停板时,大资金投资者会在当日买入并在次日卖出。 观察三:股票在ST之后大资金投资者的买入金额越多,股票后续的反转效应将会越强。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相关文献,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