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十大要点-220510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十大要点-220510(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十大要点-220510(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了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其中国内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大了“三重压力”,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逐步显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现,货币政策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和社融稳定增长,狭义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 但是国内货币政策面临内外均衡难题以及物价上涨风险,且面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更加倾向于通过结构性工具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等薄弱领域的支持,通过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效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疫情冲击、俄乌冲突、海外货币收紧,加剧国内“三重压力”。 疫情持续冲击,我国经济环境内部不确定性增加。 乌克兰危机继续发酵,海外通胀压力不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现。 国内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大。 同时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重点强调了我国的“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足”的战略性优势,传达疫情下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展现“稳”字决心。 ▍稳物价目标强化。 “稳物价”的提出主要是缘自于对地缘政治危机下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以及输入性通胀的担忧。 下半年可能出现“猪油共振”局面,将抬升通胀读数,但是全年均值超过政策目标的风险不是太高。 由于本轮通胀风险主要源于供给短缺,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作为需求政策,其效果有限,更多集中在为粮食生产、能源供给以及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服务。 ▍信贷社融稳定增长,信贷投放结构合理。 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政策目标下,货币政策总取向仍然是保持宽松的,到货币信贷投放层面仍然要求保持稳定增长以支持实体经济。 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指向信贷投放结构合理,“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 ▍不搞“大水漫灌”,稳定好市场预期。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上个季度货政报告的做法——没有提及“管好货币供给闸门”,但重提了“不搞大水漫灌”,也表明货币政策会更加倾向于结构性工具。 对于狭义流动性环境,要求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冲疫情影响。 短期来看,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倾向于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结构性货币政策具有定向性的特征,更适合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而回顾2020年疫情后的经济修复阶段,货币政策也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主。 ▍从存款着手降成本,LPR有望下调。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则侧重于“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通过稳定乃至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来“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后,引导银行负债成本下行,预计将带动LPR下行。 ▍强化汇率预期引导,“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从“以我为主”到兼顾“内外平衡”,央行强调人民币预期引导,旨在稳定人民币预期,避免出现人民币汇率超调行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也要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稳定长效机制。 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实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 我国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需要加快推进金融稳定立法建设,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房地产表述进一步缓和。 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提出要支持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 此次对于房地产部分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宽松的预期,预计未来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管控将存在进一步松绑的可能性。 预计随着疫情冲击到顶,房地产销售或逐步将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