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制药装备行业深度报告:跨越周期性,迎接新动能-220506

《首创证券-制药装备行业深度报告:跨越周期性,迎接新动能-220506(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制药装备行业深度报告:跨越周期性,迎接新动能-220506(48页).pdf(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制药装备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等是发展趋势,整体解决方案需求不断提升,高端产品有进口替代空间;海外市场拓展有望打开国内企业增长天花板。 我们测算2021年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市场规模为806亿元,而国内制药装备企业收入在650-700亿元之间。 疫苗、单抗等生物药装备领域,未来国产替代存在较大机会。 制药装备行业中长期具备成长性,周期性有望逐步弱化。 中长期角度看,制药装备行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基本与医药制造业保持同步。 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取消了GMP认证,改为强化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和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预计未来我国制药设备需求将平稳释放,行业有望从短期周期型爆发式增长转化为长期稳健增长,预计未来行业周期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目前我国制药装备市场竞争格局仍然较为分散,未来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生物药蓬勃发展,设备和耗材双重受益。 我们认为,商业化阶段生物药放量和生物创新药研发热度的提升将持续带动相关设备和耗材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国内生物药产能仍处于扩张阶段,我们测算有望为制药设备行业带来200亿元以上的增量市场。 目前国内主要生物药耗材的市场规模近百亿元且仍在快速增长之中,进口替代前景广阔。 制药装备行业龙头企业有望成为生物药全流程解决方案提供者,双重受益。 海外对标公司复盘和启示。 通过复盘IMA和赛多利斯的发展历程和业绩后,我们认为:(1)制药装备龙头企业通过产品线的拓展和迭代、加快国际化布局以及售后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依然能够保持较为平稳业绩增速;(2)切入到耗材领域后,提供“耗材+装备+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于药品研发和商业化全流程,将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和市场渗透率,开启在装备业务以外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行业周期属性弱化后,制药装备企业通过拓展产品线、布局景气度更高的细分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加快国际化布局等措施,业绩将更多体现为成长性而非周期性。 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大部分制药装备行业上市公司PEG<1,处于偏低水平,随着公司业绩成长属性逐步得到验证和耗材类收入占比提升,我们认为制药装备行业上市公司估值中枢仍有提升空间。 主要上市公司:东富龙、楚天科技、新华医疗、森松国际和泰林生物(按照2022年5月6日收盘市值大小排序)。 风险提示:国内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制药装备需求减少;全球制药工业产业链分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国际化拓展力度不及预期;疫情影响上下游供应链,导致产品交付不及时,业绩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