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制药装备及耗材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靓丽,行业景气,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20506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制药装备及耗材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靓丽,行业景气,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2050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制药装备及耗材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靓丽,行业景气,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2050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国内企业:业绩表现靓丽,行业景气度持续。 东富龙2021年收入增速均维持在40%以上,2022年Q1仍维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收入增速达到72.67%。 归母净利润来看,2021年单季度均维持在50%以上,2022年Q1达到91.44%。 楚天科技在2020年Q4迎来了新冠疫苗产业化的红利,业绩表现优异。 2021年在新冠疫苗产业化红利的加持下,公司收入增长较快,在低基数效应的影响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更高。 2022年Q1实现收入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实现22.05%,仍维持较好的增长。 森松国际在生物制药和动力电池两个高景气板块的带动下,2021年实现销售增长43.84%,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31.50%。 纳微科技作为国产填料的代表性企业,在亲和填料实现国产化替代后,2021年以来,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预计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公司业绩仍将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全球情况:2021年上半年生命科学业务实现高增长。 全球来看,丹纳赫业绩维持较快的增长,2021年单季度收入均维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利润则维持了30%以上的增长。 分业务来看,生命科学业务维持较高的景气程度,在2021年Q1-Q2分别实现了单季度114.86%、41.31%的高速增长。 作为制药设备耗材的全球龙头企业,旗下Cytiva&pall2021年实现了75亿美元的收入,其中新冠相关产品贡献较大。 另一家龙头企业赛多利斯来看,2021年均维持了40%以上的收入增速,2022Q1收入实现了29.5%的增长,利润实现了142.7%的增长。 从收入端来看,2021年上半年在新冠疫苗产业化的加持下,业绩增长较好,2022年Q1仍维持较高的增长。 分业务来看,德国默克、赛默飞、丹纳赫的生命科学业务在2021年Q1-Q2均实现了较高的增长,2021年Q3-Q4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预计受到新冠相关业务的影响较大,高基数效应下,2022Q1的收入增速依然较低。 投资策略:从时间维度上看,新冠疫苗产业化需求主要集中在2021年上半年,从疫苗获批的进程看,欧美国家的产业化时间早于中国,欧美企业的生命科学业务爆发时点也主要集中在2021年Q1,Q2后收入增速开始下滑。 从业务维度,赛多利斯的业务结构中制药装备及耗材比重最高,德国默克、赛默飞、丹纳赫等企业的生命科学业务中,还含有较大部分的实验室等业务,制药装备及耗材增长不足以弥补其他业务的低增长,业绩表现上,2021Q3开始,赛多利斯收入增速远高于其他企业的生命科学业务,说明全球维度,制药装备及耗材子行业的景气度依旧较高。 国内来看,东富龙、楚天科技、森松国际等企业2021年下半年的收入及订单情况没有放缓,充分说明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已经弥补了新冠疫苗产业化设备及耗材的增量。 2022年Q1来看,在高基数效应下,仍实现了较高的增长,也充分说明,当前阶段没有看到行业景气度拐点,在行业高景气+国产替代的逻辑下,相关企业有望实现持续性增长。 建议关注:生物药设备及耗材有望实现高速放量的东富龙;订单状况良好,已经完成生物药相关设备及耗材布局的楚天科技;生物制药、动力电池两大景气行业加持的森松国际;率先在填料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纳微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上市公司订单活业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