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安井食品-603345-Q1利润超预期,预制菜表现亮眼-220504

《太平洋证券-安井食品-603345-Q1利润超预期,预制菜表现亮眼-2205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安井食品-603345-Q1利润超预期,预制菜表现亮眼-22050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收92.72亿元(+33.1%)、归母净利润6.82亿元(+13.0%),2022Q1营业收入23.39亿元(+24.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17.7%)。 主业稳增长,米面制品增速亮眼。 2021年实现营收92.72亿元(+33.1%)、归母净利润6.82亿元(+13.0%),扣非归母净利润5.60亿元(+0.5%)。 2022Q1营业收入23.39亿元(+24.2%),归母净利润2.04亿元(+17.7%),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14.0%)。 公司收入符合预期,去年Q4利润略低于预期、2022Q1利润超预期。 2021年主业收入86亿+23.47%、冻品2.59亿,新宏业收入4.7亿(8月并表,内部抵扣鱼糜收入后大概在3.8亿左右)、功夫食品3338万元(9月并表)。 2022Q1主业接近20亿(+8.5%),新宏业3.2亿(剔除内部抵扣,2.16亿),冻品先生1亿、大幅增长,功夫食品2278万元。 收入符合预期。 分产品看,疫情影响下面米制品增速较快。 2021全年鱼糜制品实现收入34.78亿(+23.07%),肉制品收入21.42亿(+19.16%),米面制品20.54亿(+23.6%),菜肴制品收入14.29亿(+112.41%)。 2022Q1鱼糜制品实现收入7.50亿(+1.3%),肉制品收入4.79亿(+0.04%),米面制品5.11亿(+16.59%),菜肴制品收入5.16亿(+129.88%)。 预收款表现亮眼,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其他流动负债为9.66亿元,环比增加4.78亿元。 成本上行以及并表影响盈利能力。 2021年,净利率7.4%(-1.3pct),主要系公司毛利率22.1%(-3.6pct),管理费用率3.4%(-0.8pct)。 2022Q1,公司毛利率24.2%(-2.3pct,同期并表新宏业、以及外协较多的冻品先生毛利率较低),净利率8.7%(-0.5pct),销售费用率10.3%(-0.7pct),管理费用率3.0%(-0.3pct)。 22Q1利润拆分看新宏业利润水平存在一定季度波动、高于主业,冻品先生由于3月行业酸菜事件波及大单品销售、Q1净利率较1-2月有所回落,主业还原股权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在高基数下仅个位数下滑、主业净利率测算估计在8.7%-8.8%、超此前预期,主要系鱼糜、肉类主要成本下行以及费用投入合理管控收缩。 Q1火锅料BC协调弥补需求损失,米面制品仍处于补货阶段,菜肴高增长。 2021全年鱼糜制品实现收入34.78亿(+23.07%),肉制品收入21.42亿(+19.16%),米面制品20.54亿(+23.6%),菜肴制品收入14.29亿(+112.41%)。 单季度,2022Q1鱼糜制品实现收入7.50亿(+1.3%),肉制品收入4.79亿(+0.04%),火锅料B端受损,通过BC渠道协调、C端销售弥补B端,米面制品5.11亿(+16.59%)、一季度末受疫情导致的物流、生产影响,多个品种C端处于断货状态、目前仍在陆续补充供应,菜肴制品收入5.16亿(+129.88%)、继续高增长。 一季度末预收款水平较高,渠道回款积极,静待物流改善。 2021年底公司合同负债+其他流动负债4.87亿元,环比下降2.22亿元。 22年Q1季度末为9.66亿元同增24.48%,环比增加4.78亿元,超过21年Q1季度末同期环比增加的3.16亿。 疫情影响缺货的背景下、渠道回款较积极,4月中下旬开始物流开始边际改善。 展望全年,成本端来看,今年大豆蛋白成本高位。 鱼浆稳中有降,鸡肉类有增有减,猪肉类下降较多。 预计2022年鱼糜、肉类成本略下降,粉类、油脂、大豆蛋白成本压力较大。 今年对于成本费用内部更加精细化管理、月度回顾、PK,从评价上引导,各个单品毛利率分析等。 21年各项费用投入较大,22年在促销人员数量减少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费用使用效率的机会。 从成本费用来看,若原料波动不大,预计盈利能力稳中有进。 此外公司确定安井小厨项目,作为事业部,和冻品先生双路并进。 今年预计分两步并购新伍柳,预计未来每年复合双位数的产能释放、考虑到海外原料供应链一定不确定性,加强国内上游原料的保障(鱼糜),以及协同新宏业共同发展小龙虾业务。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收入增速25.2%,20.38%,21.3%,表观归母净利润增速46.99%、22.24%、21.76%。 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同口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2.04%,31.15%,26.2%,给与目标价146元,对应2023年35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影响销售,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