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26

上传日期:2021-07-26 16:59:20 / 研报作者:陈梦洁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26.pdf
大小:87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26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26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26(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0726(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日数据跟踪三大指数:沪指收跌2.34%,深证成指收跌2.65%,创业板指收跌2.84%申万一级板块: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电子上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生物回调概念板块:特高压、首板、国家大基金上涨;医疗美容、白酒、饮料制造回调成交情况与北向资金:两市成交约1418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放量,北上资金净流出约128.02亿元热点跟踪: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解读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明确把民用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建筑收录其中。

从申请发行绿色债券的要求来看,最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明确把民用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建筑收录其中,有助于民用绿色建筑项目申请发行绿色债券。

根据现行的绿债申请条件,发行绿色债券的主体,在发行前后都要向投资者公开其绿色收益和融资的使用情况,且保证发行募集的资金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

而要求的关键在于“绿色”界定问题。

而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明确把民用绿色建筑等可持续建筑收录其中,为民用绿色建筑项目的绿色界定提供了统一且有力的政策支撑。

当民用绿色建筑项目想要申请发行绿色债券时,明确统一的“绿色”界定有利于推动申请发行工作,提高绿色债券发行工作的效率。

全球绿色债券投向绿色建筑占比高达27%,而我国却不到6%,表明绿色债权在我国还有巨大潜在的发展空间,而当前发展不如国外的主要在于对“绿”认证的界定困难和低效率。

过去房地产“绿”与“不绿”界定不够清晰,致使绿色债权的发行机构持观望态度,虽然目前把绿色建筑放进《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为其界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还不够细化,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绿色认证工作细节还有待完善。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政府、住建部、绿色金融协会、绿色金融研究院所等权威机构要加大合作交流力度,致力于更进一步细化绿色建筑标准。

通过借鉴海外经验,结合认证实际情况反馈,共同专研细化绿色建筑标准,为房地产“绿”与“不绿”界定提供政策支撑;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对用于申请绿色认证的建筑进行智能预评估,为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建筑认证进行辅导,精准高效帮助企业建筑获得“绿色”相关认证。

热点跟踪:周一盘面解读外围股市造好,今日A股主要股指并未跟随,指数小幅低开后一路下行。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2.34%,深成指收跌2.65%,创业板指收跌2.84%。

A股出现罕见大跌,同时伴随着两市成交量放大,上演“黑色星期一”。

盘面上来看,医美、白酒、教育板块跌幅剧烈,军工板块逆势走强一枝独秀。

一方面,从资金面来看,连续两日的下跌均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MACD绿柱持续扩大,资金做多情绪趋缓。

叠加北上资金单边净流出近130亿,为今年以来最大单日净流出,“聪明钱”大幅流出也为做多热情再泼冷水。

回溯上一次的单日净流出超百亿为7月14日,当日沪指收跌1.07%,创业板收跌0.75%,对于北上的单日净流入波动我们复盘历史表现认为不会对大盘趋势造成太大扰动,但需注意观察后续是否持续净流出。

另一方面,从下跌的结构上来看,医美、教育乃至港股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大幅下挫,目前几个行业均面临着一定的行业监管压力,尤其K12教育股未来盈利模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短期相关行业板块面临着未来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式再探索与行业竞争格局的洗牌再塑造。

对于医美与平台新经济股来说,未来空间仍然较大,行业将在监管规范下走长期健康发展之路。

积极的一面是,我们看到资金对近期保持较高追逐热情的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景气方向仍较为坚定,具备较好的持续性,整体来看,资金趋于谨慎但仍未离场。

短期指数创新高之后有震荡整固的需求,上证指数下一步将考验年线支撑,我们认为下跌空间有限,下方具备较强支撑,后市震荡蓄力概率较大。

从机构调仓换股的角度上看,北上资金与公募基金短期或存在部分分化。

公墓基金减仓食品饮料加仓新能源板块迹象明显,但北上资金历来偏爱大消费,二季度食品饮料与医药生物分别净买入26亿和88亿,同时电子加仓160亿、电气设备加仓150亿,北上与公募在大消费存在分歧,但在新能源与半导体等高景气方向共振,成长主线逻辑再一次得到强化。

下半年,A股仍需关注分子端的积极变化,高增长的成长股仍是市场的主要旋律:(一)高景气度的科技成长板块是贯穿下半年的主线,具备较好的持续性,但同时当前市场仍是结构市,注意短期波动加剧的风险。

(二)当前机构资金在大消费板块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我们通过对比中美主要股指中大消费行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市值占比来看,我国大消费行业市值占比接近美国,但仍有一定的空间,基于未来增长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考虑,资金仍有底层配置需求。

(三)主题投资方面,近期气候异常频现,短期或将催化市场碳中和相关概念板块的表现。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