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港股和全球资金流跟踪月报~2022年4月:南向搏“弹性”,外资搏“复苏”-220421

《中信证券-港股和全球资金流跟踪月报~2022年4月:南向搏“弹性”,外资搏“复苏”-220421(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港股和全球资金流跟踪月报~2022年4月:南向搏“弹性”,外资搏“复苏”-220421(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俄乌地缘冲突、海外货币紧缩预期、中概监管等风险因素影响持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3.2%/6.2%/10.9%。 托管口径测算,虽然3月外资持续流出港股市场,但最后一周外资已转为流入186亿港元,信心有所恢复。 具体看,3月南向资金持续抄底生物科技(药明生物)、互联网(美团、快手)、地产等政策风险犹存的板块;同时继续增配化工、石油石化等上游资源品板块。 而非南向则开始显著增配商贸零售、社服、运输等疫后复苏板块,以及高成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板块。 另外,尽管非南向资金仍整体减持互联网板块,但持续大幅增配了京东、百度等政策风险较低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南向资金持续抄底互联网、生物科技、地产等板块;非南向则显著增持疫后复苏产业链。 2022年3月,根据托管数据测算得到的南向资金/国际中介/香港本地中介/中资中介分别流入恒生综指成分股总规模约489/-320/-63/249亿港元。 多重风险因素冲击加速港股触底,尽管春节后外资出现恐慌性流出,但近期外资已恢复流入趋势。 具体看,3月南向资金持续抄底生物科技(药明生物)、互联网(美团、快手)、地产等政策风险犹存的板块;同时继续增配化工、石油石化等上游资源品板块。 而非南向则开始显著增配商贸零售、社服、运输等疫后复苏板块,以及高成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板块。 另外,尽管非南向资金仍整体减持互联网板块,但持续大幅增配了京东、百度等政策风险较低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传媒、制药板块南向持仓占比显著增长,南向资金影响力持续提升。 3月相对2月,南向资金/国际中介/香港本地中介/中资中介对港股市场持仓占比分别变化+0.14/-0.33/-0.01/+0.20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南向资金在媒体、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电信服务板块持股市值比重提升最高,分别为0.8/0.8/0.8个百分点。 而国际中介则在耐用消费品与服装、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公用事业服务板块持仓市值比重提升较多,约为2.3/1.3/0.8个百分点;但在媒体板块持仓市值下降明显,下降2.3个百分点。 ▍3月港股资源品及防御性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全球资金对中资科技板块具较强偏好。 1)3月俄乌地缘冲突、海外货币紧缩预期、中概监管等风险因素影响持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3.2%/6.2%/10.9%。 分行业来看,仅受益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的能源(6.9%)板块及防御性的电信(1.4%)板块上涨,其余板块普跌。 2)3月港股估值小幅回升,当前恒生指数动态PE为10.2x,但仍处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均值以下一倍标准差附近。 多重风险爆发导致3月下旬恒生指数2022及2023年预测EPS显著下调,两年复合增速预期已下调约7个百分点至15.5%。 3)资金流层面,3月全球资金显著流入中资股及香港本地股约35.9和9.0亿美元。 其中,全球资金仅大幅流入中资信息技术板块,资金流入占行业AUM权重达到0.17%。 ▍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走势分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股公用事业、医药、科技板块获资金增配。 1)3月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走势显著分化,MSCIDM和EM分别上涨2.5%和下跌2.5%。 而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走高,ICE布油、LME铜及COMEX黄金涨幅分别达到7.7%/5.1%/1.7%。 主要发达市场成长及大盘风格凸显,美股市场成长相对价值跑赢1.4PCTs;大盘相对中小盘跑赢2.1PCTs。 2)3月以来地缘冲突对美股的影响已边际减弱,3月SPX、纳斯达克分别上涨3.6%/3.4%。 分行业看,美股公用事业、能源、地产板块表现较强,分别上涨10.1%/8.8%/7.3%。 3)资金流层面,3月全球资金流入美股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板块占行业AUM权重最高,分别为1.1/1.0/0.9%。 ▍风险因素: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再次探底;2)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3)国内流动性收紧,外资持续流出中国市场;4)汇率大范围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