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明新旭腾-605068-底部已至,公司回购彰显长期信心-220415

《太平洋证券-明新旭腾-605068-底部已至,公司回购彰显长期信心-22041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明新旭腾-605068-底部已至,公司回购彰显长期信心-22041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Q1报告。 2021年营收8.2亿,同比+1.55%,归母净利润1.63亿,同比-25.91%。 22Q1营收1.35亿,同比-33.6%,归母净利润1711万,同比-76.34%。 大客户产销下滑、原材料上涨等综合因素导致业绩压力。 2021年,行业面临诸多压力,公司大客户一汽大众受影响严重,2021年销售185万辆,同比下滑接近30万辆。 同时,原材料牛皮价格有所上升,毛利率全年40.21%,同比-7.78pct。 再加上公司投入更大的研发在开发超纤新材料,扩招研发人员,研发费率达到10.49%,同比+2.94pct,最终导致净利率19.87%,同比-15.66pct。 22Q1实现营收1.35亿,同比-33.6%,下滑原因主要是1)一汽大众在冬奥会期间天津工厂停产,影响奥迪Q3和探越车型的销量;2)三月吉林疫情,长春工厂停产影响奥迪A6,揽镜等车型销量;3)上海疫情停产,新客户上汽大众和通用均无法顺利爬坡;综合导致产销下滑,影响公司营收。 同时,规模效应的下降,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22Q1毛利率27.96%,同比20.03pct,最终净利率12.66%,同比-22.87pct。 在压力下步步为营,研发能力国内首屈一指。 虽然行业诸多变化,但公司内部一直持续进步,2021年水性超纤顺利量产,贡献营业收入5210万元,占比6%,作为国内第一家研发出水性超纤绒的企业,不仅技术获得客户认证,同时在成本,服务能力上均优于海外竞争对手,发展势头强劲。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对研发的高度关注和投入,通过多年与国内外主流整车厂的技术交流和不断加大在无铬鞣制、低VOC排放、全水性定岛超纤等行业前沿生产技术领域的投入,积累了大量研发经验和成果,并且已成功掌握了核心技术,成为业内技术领先企业。 公司已获得各类专利合计9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90项、外观专利1项。 21年全年研发费率10.49%,远高于行业平均。 不断斩获新项目。 公司于3月陆续公告,已定点某知名主机厂绒面超纤新项目,生命周期3亿元;以及某新能源主机厂真皮材料供应商,生命周期预测4亿元。 随着公司在真皮材料、超纤材料方面的研发愈发成熟,开拓新客户顺利;尤其在高端新能源汽车普及,对于内饰绿色材料、高端材料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认为2022年将是公司稳扎稳打,不断斩获新车型、新项目的订单大年。 底部已至,公司回购彰显信心。 鉴于公司经营环境已到底部区间,公司同时发布以自有资金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回购股份,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产能有序扩张,2025公司规划产能有望达到25亿。 1)截止2021年末,公司真皮产能已达110万张,预测IPO项目50万张全牛皮产能2023年末落地,届时真皮产能160万张,预测产值15亿左右。 2)水性超纤材料,公司在徐州工厂已有200万平方米产能,产值约2亿;新发可转债募资6.73亿元用于年产800万平米全水性超纤材料的扩产,预计新增产值8-9亿左右,投产后水性超纤产值共计可达10-11亿。 根据相关计划,公司2025年真皮和水性超纤共计产能可达25亿。 假设满产,预测从2021年-2025年复合增速可达32%。 投资策略:虽然公司阶段性承压,但不改其优异的研发能力以及稀缺性,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我们预计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1.9、2.8亿,目前股价对应公司2022年动态PE仅17倍,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继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