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3月通胀数据点评:中国会有高通胀压力吗-220411

《太平洋证券-3月通胀数据点评:中国会有高通胀压力吗-22041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3月通胀数据点评:中国会有高通胀压力吗-22041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CPI超预期上行。 3月CPI同比超预期上行至1.5%,环比与上月持平。 通常春节月份之后CPI环比应有明显下行,今年3月CPI则高于正常季节性规律。 CPI数据反映出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高油价是导致CPI超预期上行的主要因素。 第二,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其对食品项的影响被猪肉价格的下降抵消。 第三,国内终端消费需求仍然疲软,核心CPI维持低位。 中国CPI不会过高。 目前海外各国大多发生了超预期的高通胀,中国CPI也出现上行趋势。 在国际粮价、油价高企的背景下,未来随着猪周期触底回升,中国是否也会出现高通胀?我们认为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很小,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目前国内粮食储备充足,粮价上涨将较为温和。 2012年之后中国粮食库存大幅上升,目前三大主粮的库存量远远高于十年前的水平,所以虽然近两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但中国粮价仍相当稳定。 第二,油价对CPI冲击最猛烈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 第三,猪周期难现2019年高度。 2019年是非洲猪瘟导致的极致去产能,生猪供给下降幅度前所未有。 而本轮猪周期则是正常的周期性波动,目前来看能繁母猪存栏的去化程度也远远不及2019年之前,所以我们认为本轮猪周期更类似于2011及2016年的情况,上升的高度有限。 第四,疫情对中国需求端冲击大于供给端,给核心CPI带来的是通缩压力而非通胀。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认为未来CPI虽然有继续上升的压力,但压力可控,全年高点大概率不会突破3%的政策目标。 PPI有短期冲高压力,但长期仍将下行。 3月PPI同比超预期上涨8.3%,环比上涨1.1%。 中国PPI更易受到输入性冲击,在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工业品原材料高企的背景下,PPI重新出现较强的上涨势头。 3月PPI数据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油价上涨贡献了3月PPI的主要涨幅。 第二,涨价集中在上游行业,价格传导仍不畅通。 4月PPI仍有上行压力。 从国际油价到国内相关行业PPI的传导有一个月的时间滞后,国际油价在3月继续大涨,将给中国4月PPI继续上行的动力。 但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和国内PPI基数的快速抬升,PPI同比仍将延续下行趋势。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导致油价再度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