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中国生物制药-1177.HK-2021年收入符合预期,创新管线蓄势待发-220404

《浦银国际-中国生物制药-1177.HK-2021年收入符合预期,创新管线蓄势待发-22040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中国生物制药-1177.HK-2021年收入符合预期,创新管线蓄势待发-220404(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年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27%,另外科兴贡献124亿元利润,好于市场此前预期。 未来三年,公司的创新药研发将多点发力,除现有产品的适应症扩大外,有望在2024年底前再上市106个新产品,包括10个创新药和多个潜力仿制药,并进一步拓展药物研发平台。 维持“买入”评级并下调目标价至6.90港元。 核心产品发力,研发投入提速:收入同比增长14%至269亿人民币,符合我们预期的275亿;创新药收入增长11%至63.5亿,其中约2亿来自派安普利单抗,我们预计安罗替尼贡献45亿左右。 毛利率提升2.0pcts至80.1%。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至38.2亿,占收入14.2%(2020:12.0%)。 剔除疫苗贡献(全年124亿,其中2H55亿、1H69亿)和非经常损益后,经调整净利润增长27%至29.3亿。 管理层预计,2022年收入增速在高双位数,其中安罗替尼增长10%以上,派安普利10-12亿。 创新管线进入集中兑现期:2021年的总研发投入中,用于创新药与生物药研发的占70%。 公司预计2022-24年间,安罗替尼和派安普利单抗有多个适应症扩大机会,并将上市10个创新药,包括已提交NDA的八因子和F-627(长效G-CSF)、2022年内将提交NDA的PD-L1单抗TQB2450、ALK抑制剂TQB3139以及潜在全球首款PI3Kα/δ抑制剂TQB3525。 年内公司还准备向FDA提交安罗替尼的上市申请。 我们认为上述新产品将贡献50亿以上的峰值销售,而创新药的总收入贡献将从2021年的23.6%提升至2024年的31.5%。 集采影响逐渐收窄:集采对公司核心仿制药的影响已呈递减趋势,也为一些新上市产品带来巨大放量机会。 2021年,仿制药收入总体增长14.5%,布地奈德、阿比特龙、凯纷、碘克沙醇等新产品增速均在70%以上。 以收入计,未来集采风险总敞口在20%左右。 下调目标价至6.9港元:我们下调2022-24E净利润预测至61亿/50亿/50亿元,剔除疫苗贡献后28亿/35亿/43亿,对应24.4%2021-24ECAGR。 我们基于rNPV对公司进行估值,考虑到主要品种面临竞争加剧,下调长期收入预测,得目标价6.90港元,对应35.8x2022EPE(剔除疫苗贡献),比过去三年均值高0.8个标准差;我们认为疫情常态化下,科兴的利润贡献放缓速度将慢于市场预期。 投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度延误;集采负面影响大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