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归创通桥~B-2190.HK-迈入商业化元年,神经及外周业务均实现高增长-220404

《兴业证券-归创通桥~B-2190.HK-迈入商业化元年,神经及外周业务均实现高增长-22040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归创通桥~B-2190.HK-迈入商业化元年,神经及外周业务均实现高增长-220404(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公司核心产品商业化元年,神经及外周产品线均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3.9%,其中神经血管介入产品收入达1.12亿元,同比增长463.0%,外周血管介入产品达6,564万元,同比增长753.5%。 蛟龙颅内取栓支架、Ultrafree药物洗脱PTA球囊扩张导管和颅内支持导管三款产品合计约贡献公司2021年总收入的70%。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覆盖全国超过20个省份,覆盖医院超过2,100家。 公司高度研发创发投入,产品组合持续完善: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开支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26%,研发费用率达94.5%,体现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公司研发管线持续开花结果,2021年在国内成功推出8款产品,其中包括颅内PTA球囊扩张导管(Rx)、球囊导引导管(BGC)及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等,目前公司共拥有55款已上市/在研产品组合。 积极开展外延投资合作,切入有源器械及手术机器人领域:2021年11月,公司与杭州天路医疗订立合作协议,获得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血管内碎石(IVL)系统若干专有技术的独家许可;2022年1月,公司对专注于泛血管机器人开发的苏州微亚医疗进行战略投资,在已建立商业化优势的特定区域可优先获得微亚医疗所开发产品的独家代理销售权利。 战略投资、合作的方式将有效发挥合作双方各自优势,提升公司产品研发效率,帮助公司进一步扩大产品矩阵。 国际化布局步履不停:2021年,公司2款新产品取得CE标志,包括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和取栓支架微导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8款产品获得CE标志,公司产品已成功于横跨三大洲的合共11个国家(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及阿根廷)实现商业化。 此外,公司已于海外市场开展主要产品的临床试验设计,包括UltraFree药物洗脱球囊二代、IVL系统及血流导向装置。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5、5.67、9.36亿元,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产品所处行业竞争加剧、未来可能面临集中采购等行业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