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策略专题报告:从政治局会议看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210731

《华西证券-策略专题报告:从政治局会议看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2107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策略专题报告:从政治局会议看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21073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传统暴利行业难以为继,资本市场面临全行业估值重塑。 政治局会议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针对互联网金融、教育、房地产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变化表明,原先被资本市场普遍看好的、能够获得丰厚盈利的行业面临着政策压制。 站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传统暴利行业加重了贫富分化,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初心。 由此我们看到,针对教育、电商、游戏行业的监管不断加强,多项重要政策都在把社会资本往制造业和“硬科技”上引导。 二、结构变化之一:硬科技崛起。 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当前,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且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较低位置,致使我国在人口红利消失末期人均GDP对比同时期的发达经济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因此,若想在中长期更好地实现双循环,保持经济增速,就要大力发展“硬科技”,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移。 对于A股市场而言,未来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就是将传统“抱团资金”向科技股引导。 二、结构性变化之二:碳减排,金融业的“双刃剑”。 会议强调“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利好”层面,与碳减排相关的、且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业将受到资金的长期追捧。 “风险”层面,推动低碳转型将会引发高碳资产的重新定价,金融机构在高碳企业――煤发电、钢铁、建筑等领域的资产敞口会面临风险。 正因于此,会议才强调“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 站在资本市场角度,这意味着“减碳”背景下的金融收缩节奏不能操之过急。 四、结构性变化之三:人口增长与长期行业赛道。 会议提出“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养育、教育等政策配套”。 站在宏观层面,针对教育、地产、医疗,甚至互联网行业的监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政治站位”――从最高层出发,自上而下地去抓行业改革,早已超出行业范畴,其背后有一整套的伦理、逻辑、价值观、目标。 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工具手段型的政策,更是长期方略。 五、与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相配套的货币政策。 从海外市场看,当前美国面临“低就业修复+高通胀”的矛盾局面,货币长期超发也导致美国经济高度“虚拟化”,可以预计美联储不会轻易走上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 从国内看,7月MLF和LPR利率都未曾发生变化,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降准不降息”的决定实际上有利于银行保持盈利能力,减轻“防风险”的压力,也使得银行有时间来消化资金成本下降带来的“红利”,为贷款利率下调做好准备。 下半年依旧有希望看到连续降准,随着债务风险的化解,“降息”也并非不可能。 风险提示:国内外流动性紧缩超预期;海外疫情反复;海外黑天鹅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