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航高科-600862-2021年年报点评:Q4费用拖累全年表现,公司长期发展向好-220316

《中信证券-中航高科-600862-2021年年报点评:Q4费用拖累全年表现,公司长期发展向好-22031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航高科-600862-2021年年报点评:Q4费用拖累全年表现,公司长期发展向好-22031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2年3月15日发布年报,2021年实现营收38.08亿元,同比+30.77%;实现归母净利5.91亿元,同比+37.56%。 公司是碳纤维产业链稀缺龙头,其复材业务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我们认为公司短期将受益于军机放量,长期将得到民机市场旺盛需求的支撑,考虑到公司业绩释放节奏存不确定性,下调至“增持”评级。 ▍2021年指标未完成,Q4费用拖累业绩表现。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38.08亿元,同比+30.77%,计划完成率100.2%;实现利润总额7.06亿元,同比+36.65%,计划完成率96.7%,未完成2021年经营工作目标;实现归母净利5.91亿元,同比+37.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5.48亿元,同比+48.88%。 分析发现单4季度业绩下滑拖累全年表现,2021Q4单季度实现营收9.57亿元,同比+66.61%,而当期归母净利仅0.23亿元,同比-23.78%。 单4季度营业成本大幅提升,毛利率为21.78%,达到2020年房地产业务剥离后单季度毛利率的最低水平;对比20Q4毛利率为28.19%,21Q1-Q3毛利率为32.85%。 同时2021Q4研发费用达到8870万,达到近4年来最大值,最终影响了单四季度以及全年的业绩表现。 ▍新材料业务保持向好,长期高景气未变。 公司航空新材料业务2021年实现营收36.71亿元,同比+32.89%,计划完成率100.7%;实现利润总额7.95亿元,同比+37.78%,计划完成率92.7%,同样未完成21年经营工作目标。 单四季度,航空新材料业务实现营收8.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5%,净利润仅0.4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0.8%。 受益于军机“数量+复材占比”提升的双重拉动,公司近3年新材料收入复合增速达55.9%,利润总额复合增速达32.4%。 同时航空工业复材也在围绕民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培育战略性业务,其中两种C919国产预浸料通过中国商飞PCD予批准,且已成功入选中国商飞CR929前机身工作包唯一供应商。 ▍公司具备成长基础,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公司计划2022年实现收入45亿元(较21年收入+18.2%),利润总额8.93亿(+26.5%);其中新材料业务实现收入43.76亿元(+19.2%),利润总额9.92亿元(+24.8%)。 虽然新经营指标增速相较过去3年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认为公司具备成长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下游大额预付款,期末合同负债达6.96亿元,较期初+530.6%,同时根据关联交易预计公告,2022年公司计划向关联方即航空工业下属单位销售商品38亿元,较2021年实际发生值+37.0%;计划采购商品较2021年实际发生值+140.6%,均表明2022年公司景气向好。 2020年航空工业集团吸收合并公司原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高科,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并于2021年4月委托航空制造院管理其所持上市公司全部股权,我们认为收购完成后将实现上市公司产权和管理权的统一,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上市公司推动资产证券化、股权激励等改革措施,进一步强化其长期盈利能力。 ▍风险因素:航空新材料需求不及预期;公司现金流回收不达预期;公司产品质量出现风险等。 ▍投资建议:公司是碳纤维产业链稀缺龙头,其复材业务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们认为公司短期将受益于军机放量,长期将得到民机市场需求旺盛的支撑,考虑到公司业绩释放节奏存不确定性,下调公司20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6/10.0亿元(前值11.2/15.8亿),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0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43/32/25倍。 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及公司自身的产业地位,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24元(前值44元),下调至“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