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港股策略短评:第二阶段买入开展,首选本地银行保险-220315

《国信证券(香港)-港股策略短评:第二阶段买入开展,首选本地银行保险-22031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港股策略短评:第二阶段买入开展,首选本地银行保险-220315(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港股正处于非理性下跌中,第二阶段部署时候到了截至3月15日,港股恒指自2月高位25050点最多回调逾27%至18235点。 数值已低于2016年最低18278点。 下一个低位是是2011年最低16170。 目前预测PE为8.8倍、预测PB为0.93倍,也是自11年以来新低。 自3月11日到15日的3个交易日,港股进入非理性下跌,3日下跌2475点,在短时间内下跌这个幅度,这很大可能为1.具规模的基金或投资者因杠杆或押股平仓。 2.某类投资者大幅抛售,如外国投资者因害怕美国或会实施禁止投资中国股票而短时间内清仓所导致,当然迭加市场情绪较弱,科技龙头刚巧这时候出现传闻消息,令权重高的科技龙头被杀估值。 首先,近几天的怀疑人为极速抛售导致的下跌已令港股到达短期超卖的极点,我们亦观察到在美中概股亦出现一晚暴跌99%的情况。 我们认为无论是什么原因的抛售潮并不会持久,企业始终拥有价值,即使是投资者情绪薄弱,短时间也会反弹至较为合理水平,因此我们判断现在是本轮第二阶段配置的时候!首选本地银行和保险股及指数相关,建议现阶段加仓30%资金至六成仓位我们认为要捕捉这一轮港股受情绪及资金抛货的行情,最能把握的便是指数相关目标,最直接的便是追踪恒生指数表现的盈富基金(2800.HK)。 其次是指数成分股,我们认为成分股权重高的行业或个股将是指数反弹领军者,而基本面扎实的只有本地银行和保险股,金融板块共占指数约36%。 主要支撑理据是我们预期欧美西方将加快加深力度升息,来解决结构性通胀问题,在强劲加息背景下,预计本地银行和保险股受惠。 事实也证明相关板块表现抗跌力较高,根据我们统计,自2月23日(俄乌战争开始)至3月14日,本地银行和本地保险下跌14.34%和11.17%,跑赢恒指的21.5%跌幅。 另外,港交所(388.HK)于因指数占比约3.87%,权重并不少,在中概股加速回归且港股这轮跌浪背景下,利好港交所基本面。 总结,我们认为现在应加仓本地银行和保险指数成分股、盈富基金和港交所(388.HK)至六成仓位。 科技板块短中期都不建议买入,其他板块则静待时机近几天科技股的洗仓式下跌,是由于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负面被处罚及裁员的传闻消息,且公司没有澄清传闻。 但我们认为这跌幅不得只归咎于投资者情绪,而且随着越多公司公布业绩,市场开始担忧科技巨企加大投资或部分收入增速放慢,导致未来纯利倒退风险。 我们维持之前观点,内地科技监管深化和法规优化持续,行业将进行结构性整合,寡头垄断将续步瓦解,预计资本市场新经济科技股在这段整合期,维持弱势。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只有1.转向国外发展(即国外收入占比增加)2.主营硬科技(AI、科研、芯片等),整合期完结后才会得到资本回归。 相反,坚持走软科技(科技应用)及只在内地营运的科技公司估值只会越走越低。 尽管如此,我们再次重申:不论下跌至什么水平,或是之后大市反弹,在这整合期完结前,我们均不建议抄底或高追科技龙头。 港股底部不能预测,但分段买入法能捕捉这次良机由于我们判断恒指跌穿2万点是股票有目的地抛售或孖展平仓导致,迭加受地缘政治紧张氛围导致的负面情绪,无人能合理地预测这轮港股跌浪底部。 尽管如此,下跌至19000点以下水平应加仓作长线部署,但强烈不建议短炒及使用杠杆!我们认为目前港股进入了千载难逢的长线部署机会,但选择合适目标是很重要,投资者应冷静地以基本面选股及持股,不应选择投机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