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2022年2月新基金发行报告:新发市场进入三年低潮期,基金公司纷纷布局保守类产品-220310

《上海证券-2022年2月新基金发行报告:新发市场进入三年低潮期,基金公司纷纷布局保守类产品-22031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2022年2月新基金发行报告:新发市场进入三年低潮期,基金公司纷纷布局保守类产品-220310(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整体概括:除春节的日历效应影响外,开年市场不断震荡下行,外加地缘政治的威胁,2月新发基金市场遇冷,稳健类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主要选择:募集份额处于历史较低位;单只基金最大募集份额相对较低且为债券基金;基金公司募集集中度开始加剧,市场越疲软,大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越高,中小公司募集形势愈发艰难;新基金申报数量急剧降低且申报的基金大多为稳健类基金,以债券基金和固定期限的混合基金为主。 2月新发基金数量回落,创近一年发行数量新低。 共计231只基金参与发行(以投资组合计算,同一投资组合的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以下同),其中延续发行的基金114只(2021年11月、12月、2022年1月开始发行的基金数量分别为20只、46只以及48只);新增发行117只。 从近三年的发行情况来看,2月新增发行数量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处于发行中后位。 原本应是各大基金公司抢占开门红的火爆月份,由于2月年后市场不断震荡下行,外加地缘政治的威胁,发行节奏有所减缓情理之中。 2月参与基金发行的公司数量与1月(69家)持平。 2022年2月共有69家基金管理人发行基金,其中基金公司64家、资产管理公司5家,其中发行个数最高的为中欧基金,共发行6只基金。 从募集数量的结果来看,募集完成的基金86只,未完成募集的基金138只;2月发行失败的基金有6只,较1月(0只)有所增加。 从募集规模的结果来看,2月份募集规模大幅减少,募集份额历史较低。 截至3月2日wind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募集规模共439.33亿份(本章节所描述的募集规模均为完成募集基金的募集规模,以下同),2月募集规模大幅减少,一方面是遇上春节假期,交易时间缩减;另一方面,截至3月2日有11只基金已宣布募集成功,还未披露发行规模。 我们假设相应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与2月公布募集规模的75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相等,估得2月募集规模为503.79亿份。 这个数据环比上月下降了56.93%,同比2021年2月下降了82.22%;在过去36个月内募集规模仅高于2021年4月(140.94亿份)。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2月份没有百亿募集赢家,基金公司募集集中度有所加剧。 TOP3大赢家为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以及嘉实基金,分别募集资金55.29亿元、54.27亿元以及31.71亿元(该部分数据以截至3月2日wind已公布数据计算)。 3家公司共募集141.27亿元,占全市场募集成功基金规模的32.16%,该比例较1月份取得增长,可见市场越疲软,大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越高,中小公司募集形式愈发艰难,导致前三名基金公司募集集中度有所上升。 2月完成募集的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44.68天,环比上个月增长91.2%,同比2021年2月增长145.2%。 募集形势有人欢喜有人忧。 5天及以内完成募集的基金数量有9只,10天及以内完成募集的基金数量有14只,而需要90天及以上时间进行募集的基金数量有18只。 热点基金抢先关注:看准“东数西算”投资机遇。 近期“东数西算”概念的关度在资本市场不断升温,万得东数西算指数(8841550)在2022.2.18-2022.2.23四个交易日内上涨了22.53%。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叠加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基建产业链受益,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以及运营商、机房温控、互联网数据中心等细分行业将因此受益,因此我们预计各大基金公司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未来相应主题基金有望成为基金公司权益产品的布局重点。 证监会受理基金产品情况:申报数量急剧降低且申报的基金大多为稳健类基金。 2月共有17只基金产品获得监管备案受理,简易程序15只,变更注册(简易)2只。 按申报类型来看,其中混合基金5只,指数基金4只,债券基金7只,FOF基金1只。 债券基金成为2月申报最多的基金,且5只混合基金均为固定持有期的基金。 基金公司申报设立的情况:截至2022年2月有1家批准设立和获得受理反馈的基金公司。 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10家基金公司上交基金公司设立的申请材料有所进展,其中有5家公司正式成立,5家获得设立批准,5家获得受理反馈。 基金公司申报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情况:截至2022年2月尚未有批准设立和获得受理反馈的基金公司。 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7家基金公司在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请中取得进展,其中3家获得批准设立,分别为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家获得第一次意见反馈,为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家正处于补正材料阶段,分别为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