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220310

上传日期:2022-03-10 13:48:06 / 研报作者:陈铁林王绍玲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220310.pdf
大小:333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220310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220310
文本预览:

《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220310(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邦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生物药行业快速发展,设备耗材国产替代正当时-220310(47页).pdf(4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生物类药品行业欣欣向荣,打开国产设备耗材企业成长天花板。

中国2020年的规模达到3457亿元,2016-2019年维持在19-20%的高速增长,mRNA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的新疗法的兴起,进一步带来了行业扩容。

2018年以后,中国在研生物药产品数量进入了井喷式发展的阶段,3期及商业化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对应的相关发酵产能大幅增加。

2017-2020年,全球生物药的产能从1671.94万升增加至1738.09万升,增幅为3.96%。

同期,中国生物药产能从86.82万升增加至184.86万升,产能增量翻倍,贡献了期间全球70%的产能增量,拉动对应设备耗材需求量大幅增加,培育了国产生物类设备耗材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

发酵式生产带来新的设备耗材需求,国内产能孕育千亿级市场。

小分子药物生产过程中更类似化工生产方式,中间过程可拆解,中间有多个中间体生成。

生物类药品采用发酵式生产,整个过程连续,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耗材完全不同,生产过程涉及上游发酵、下游纯化、制剂灌装三个环节,涉及生物反应器、层析系统、过滤系统等设备,还包括培养基、一次性反应袋、过滤耗材、层析填料等耗材。

根据测算,中国生物药产业链市场空间为701亿元,四大耗材合计383亿元,其中:一次性袋子:75培养基:172亿、过滤耗材:16填料:120亿。

新冠疫情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契机,长期来看,国内有望诞生平台型企业。

海外龙头企业Cytiva深耕填料领域,经过多次的并购,完善自己产品矩阵,打造产品闭环,并入丹纳赫旗下后,与pall形成协同效应,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赛多利斯凭借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过滤耗材能力,逐步增强在培养基等领域的能力,向平台型公司迈进。

反观国内企业,当前仅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产品性能还不能完全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紧张,加上新冠疫苗的挤兑效应,进口厂商供货周期延长,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契机,客户认可度提高,开启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产品能力逐步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长期看,中国有望诞生平台型企业。

2017-2020年期间,国内大规模新建发酵产能,吸引全球设备耗材企业重点布局中国的同时,培养了本土化人才,帮助国内企业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疫情期间,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及供应链安全双重推动下,国产产品曝光度提升,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契机;未来几年,随着国产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长期看,中国肥沃的市场有望培育出平台型企业。

投资策略:长期看,国内产品能力逐步发展,不断在设备和耗材产品能力上进行深化,有望孕育平台型的企业。

中短期看,新冠疫苗的基数效应并未对上市公司订单趋势造成扰动,企业订单状况良好,行业新增需求量足够拉动未来几年增长,行业景气度可维持。

投资标的上,建议关注具有小分子制药装备生产能力,同时布局生物药生产设备及耗材的东富龙、楚天科技、森松国际等,同时在层析填料领域已经取得突破,proteinA填料已经具备商业化应用的纳微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造成耗材需求下降风险;上市公司发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