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乘元宇宙之风,虚拟人产业发展加速-220304

《中银国际-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乘元宇宙之风,虚拟人产业发展加速-220304(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乘元宇宙之风,虚拟人产业发展加速-220304(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要点虚拟人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 在元宇宙概念中,未来每个用户都将依托虚拟人技术,拥有虚拟化身,进入元宇宙世界探索,虚拟人技术将成为元宇宙时代的基础技术之一。 制作技术逐步成熟,降本普及未来可期。 虚拟人的制作主要包含建模、驱动、渲染三大流程。 经历十几年的发展,虚拟人制作技术逐步成熟,例如:动态光场重建技术已能够在建模环节实现动态数据捕捉,同时高品质呈现光影效果;不同主流驱动技术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灵活适应不同需求等。 目前技术积累已达到较为充分的阶段,虚拟人制作成本未来有望继续降低。 虚拟人应用端快速发展,已能够适应多个场景。 功能型(服务型)与身份型是当前虚拟人的两个主要类别,能够在多个场景中实现应用。 身份型虚拟人又可细分为虚拟偶像、虚拟角色、虚拟化身等。 虚拟偶像最早进行商业化,近年来虚拟角色开始逐渐在直播、广告等各垂直领域面世,实现KOL功能;虚拟化身则是未来元宇宙的重要元素。 功能型虚拟人替代部分人工职能,用于标准化内容生产,降低人力成本和风险,例如导游、客服、交互助手等。 IP运作式+项目制,虚拟人商业变现迎来广阔增长空间。 不同类型虚拟人对应不同的落地场景,构成庞大的虚拟人市场,给予各市场参与者广阔的探索并发展商业模式的空间。 目前虚拟人的商业变现划分为两种模式,与应用分类相似:一是向C端的IP运作变现,通过形象包装、放大个性化特质形成标签,运作公司聚集C端流量后进行多方向变现;二是综合解决方案设计,该模式仅面向B端,制作公司向需求功能型虚拟人的下游客户提供项目定制服务。 未来元宇宙时代,虚拟化身激发无穷想象。 在元宇宙设想中,现实人类需要凭借虚拟化身将参与虚拟世界的社交、娱乐和商业交易。 虚拟化身是未来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化身需求的存在目前已经得到了印证:早期各类“简约型”的虚拟分身形象的兴起,正是人们对构建自我虚拟化身需求的萌芽。 重点关注从应用层面看,能够提供全方位虚拟人项目解决方案的公司将具有强大竞争力。 建议关注内容运营能力突出的芒果超媒、蓝色光标、哔哩哔哩等;技术和IP实力强大的腾讯、网易等,以及垂直技术领域领先的科大讯飞等公司。 行业主要风险技术发展、未来演进过程不及预期;未来商业模式发展不清晰,导致行业下行;政策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