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另辟蹊径-210804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另辟蹊径-210804(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另辟蹊径-210804(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年以来高等级长久期信用债表现亮眼,加杠杆也取得不俗战绩。 展望三季度,焦点区域的城投利差尚未恢复,地产债、煤炭债也都有各自的问题,经历了去杠杆后的民企重启债市融资也显得相对乏力。 响应国家号召的绿色债券在此期间迅速扩容,也是符合主流风险偏好的优质资产,建议持续关注。 二级市场估值梳理。 (1)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2021年7月,1/3/5年国开债收益率分别变动-30bps、-29bps和-23bps。 与此同时,信用债收益率曲线同样大幅下行,尤其是中长端高等级,下行幅度超过同期限的国开债。 (2)短端信用利差反弹,中长端信用利差压缩。 2021年7月,信用利差出现分化,短端上行幅度在3bps~10bps之间,中长端的信用利差则出现压缩,尤其是高等级信用债。 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3年、5年高等级信用债的利差保护比较薄。 (3)期限利差处在历史中枢位置。 2021年7月,3Y-1Y的期限利差出现一定压缩,5Y-3Y的期限利差则是有所反弹,目前期限利差整体处于40%~6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 热点板块梳理。 (1)城投债方面,2021年7月新发城投债规模3505亿元,到期规模2795亿元,实现710亿元的净融资,较6月有明显回落。 从估值收益率来看,城投债跟随基准利率,YTM有大幅下行,且3年期和5年期的表现整体强于产业债。 我们关注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西省等焦点区域,从不同评级的利差走势来看,这些区域的二级市场估值仍然没有明显的恢复。 (2)地产债方面,民企地产债2021年7月新发规模为174.7亿元,净偿还84.3亿元。 从其他融资渠道来看,7月中资美元地产债发行规模47.1亿美元,净融资3.6亿美元。 信托融资方面,7月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441亿元,到期655亿元,净偿还214亿元。 (3)煤炭债方面,2013~2020年煤炭价格和煤炭行业利差呈现一定负相关性,但从2021年开始,煤炭价格持续上扬,与此相对应的是煤炭行业利差也在上升,两者的负相关性似乎被打破,这种脱钩可溯源至2020年末区域煤企的超预期违约。 不过积极的信号正逐渐增加,首先是地方政府的背书很努力,河北、山西都有托底煤企信用的举措;其次是煤炭价格确实在上涨;第三点是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度过,实际上在区域煤企违约之后,煤炭行业融资渠道骤然收紧,且到期压力大,但并未出现更多的违约。 (4)民企债方面,2021年以来,截至7月末,民企债的净偿还规模为2207亿元,而去年同期还有1129亿元的净融资。 绿债市场跟踪。 2021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绿债发行规模分别为937亿元和1246亿元,净融资分别为589亿元和923亿元。 2021年7月,绿色债券发行规模439亿元,净融资137亿元,绿债市场继续扩张。 今年绿债市场主要的变化来自于碳中和债的启动,后者也贡献了较多的增量。 我们梳理7月发行的碳中和债的相关要素,当月发行的碳中和债共11只,规模合计101.66亿元。 风险因素:资金供应收紧;违约风险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