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粤开宏观】内外政策变局下的中概股:现状、大跌原因及未来走势-210804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内外政策变局下的中概股:现状、大跌原因及未来走势-21080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宏观】内外政策变局下的中概股:现状、大跌原因及未来走势-21080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从历史来看,海外上市中概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特殊时期的产物,发挥了扩大融资渠道、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科技发展的三大作用。 目前,中概股互联网零售、互联网软件企业市值占比超60%。 2、7月1日-30日,反映中概股走势的标普纽约梅隆银行中国ADR指数累计跌幅17.9%。 7月单月美国上市中概股市值缩水超4308亿美元。 3、中概股大跌的表层原因在于严厉的行业监管政策和中美关系的事件性冲击。 市场恐慌放大了国内行业政策的负面影响,网络安全监管趋严使得互联网中概股回调,“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股、游戏股大跌。 另一方面,中美博弈从贸易向金融、科技等领域纵深发展,中美会谈前后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中概股首当其冲。 4、深层次原因在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当前发展的逻辑的再认识。 中国发展的逻辑正发生明显变化,国内针对平台经济、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政策调整,都是为了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的应有之义。 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政策预期尚需要时间调整,在形成共识之前容易过度反应。 5、在逆全球化和全球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概股面临的海外监管高压进一步升级。 美国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中概股审计、上市挂牌标准等方面限制,将金融监管赋予政治博弈色彩,政策风险导致中概股波动大。 6、我国加强境外上市监管的出发点是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 国内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考虑,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促进教育培训、互联网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打压相关行业。 加强境外上市监管是新时代应对内外变化的顺势而为,但需要兼顾企业发展与经济安全。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治本之策,在补上境外上市公司监管的短板的同时,也更需要建立畅通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制度。 7、中美博弈趋于复杂化与长期化,或将加快中概股回归进程。 内地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落地,注册制改革推进,新经济企业覆盖面不断拓宽,中概股回归的基础条件逐步具备。 风险提示:中美金融摩擦升级、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