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利尔化学-002258-2021年半年度报告点评:草铵膦高涨助力业绩大幅提升,多项产能布局巩固行业地位-210807

《光大证券-利尔化学-002258-2021年半年度报告点评:草铵膦高涨助力业绩大幅提升,多项产能布局巩固行业地位-21080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利尔化学-002258-2021年半年度报告点评:草铵膦高涨助力业绩大幅提升,多项产能布局巩固行业地位-21080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8月6日,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0亿元,同比增长34.51%;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97.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增长103.24%。 草铵膦需求持续向好,公司2021H1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2021H1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农药原药核心产品草铵膦需求向好,销售价格上涨。 根据iFinD数据,2021H1公司草铵膦(95%原药)平均出厂价为19.2万元/吨,同比增长25.4%,环比增长20.3%。 受益于此,2021H1公司农药原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44%,毛利率提升2.89个百分点。 随着近年跨国公司研发的抗草铵膦基因新产品推广应用和上市,以及国外市场对于百草枯、麦草畏等产品的禁令,草铵膦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L-草铵膦等新增产能布局,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掌握了草铵膦合成关键技术,现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草铵膦生产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1.54万吨草铵膦产能,其中绵阳基地拥有草铵膦产能8400吨/年,广安基地拥有草铵膦产能7000吨/年(另有3000吨/年产能在建)。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在广安和绵阳基地分别规划有3000吨/年和30000吨/年L-草铵膦产能,其中广安基地的3000吨/年L-草铵膦产能预计于2022年1月达产。 公司在增产L-草铵膦的同时还进一步布局有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噻菌灵、烟嘧磺隆等新增产能,为公司长远发展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 吡啶类除草剂市场稳步增长,公司龙头优势明显。 2020年吡啶类除草剂全球销售额增长至13.22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市场比例为4.4%。 根据农药快讯,2021-2025年全球吡啶类除草剂销售额预计会以3.4%的平均速率保持增长,到2025年全球销售额将达到15.63亿美元。 公司是继陶氏益农之后全球第二家成功掌握吡啶类化合物催化氯化系统集成技术的企业,具有国内最大的规模化生产氯代吡啶类农药原药和制剂的能力。 在全球吡啶类除草剂市场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会逐步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草铵膦等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公司业绩显著提高,伴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技术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 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7(上调40.9%)/11.80(上调34.8%)/14.46(上调3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9/2.25/2.75元/股,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需求下滑风险,草铵膦价格下跌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