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每周流动性观察:短期资金季节性宽松已经结束,“削峰填谷”货币政策下,2018年流动性波动仍大-180115

《中银国际-每周流动性观察:短期资金季节性宽松已经结束,“削峰填谷”货币政策下,2018年流动性波动仍大-18011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每周流动性观察:短期资金季节性宽松已经结束,“削峰填谷”货币政策下,2018年流动性波动仍大-18011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规模上看,1 月份以来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在5,000 亿左右,从规模上看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可能5,000 亿略低,但由于定向降准普惠性结构性的改善作用,所以二者影响基本持平;财政方面1 月份为缴税大月,如果以月中时点只考虑缴税不考虑月末支出的情况看,月中应月去年12 月的财政支出对冲;加上节前的取现压力,流动性的供给水平应回落到12 月份的水平。综合来说,下周起资金面将由季节性偏松转变为季节性趋紧,央行在流动性市场当中的角色,从前两周的“被动回笼一方”转变为“主动投放的一方”,在货币政策预期悲观的情况下,资金面易紧难松。
本周焦点:金融数据年末回落;“削峰填谷”货币政策下,2018 年流动性波动仍大
在削峰填谷的结构当中:“削峰”时期,即季节性因素或者说被动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为正面,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流动性回笼,这种情况下资金面易维持相对宽松。一方面由于央行回笼的滞后,流动性供给是由高位回落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这当中,央行的角色为“被动回笼”的一方,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预期的影响在这个阶段相对不大。
而在“填谷”的阶段,此时季节性或被动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为负面,央行以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投放,这种情况下流动性易紧难松。在这一阶段,央行在市场中的角色由“被动”而转为“主动”,此时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容易对流动性产生叠加的影响。因为,在被动因素为负面影响的时期,央行为市场中唯一的流动性供给方,资金面是紧还是松完全由人民银行决定,一旦央行“断水”流动性就会出现相当紧张的局面,此时在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悲观的情况下,易出现备付性需求迅速上升的局面,加剧流动性紧张。
流动性展望:季节性宽松结束,资金面由松到紧
从规模上看,1 月份以来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在5,000 亿左右,从规模上看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可能5,000 亿略低,但由于定向降准普惠性结构性的改善作用,所以二者影响基本持平;财政方面1 月份为缴税大月,如果以月中时点只考虑缴税不考虑月末支出的情况看,月中应月去年12 月的财政支出对冲;加上节前的取现压力,流动性的供给水平应回落到12 月份的水平。综合来说,下周起资金面将由季节性偏松转变为季节性趋紧,央行在流动性市场当中的角色,从前两周的“被动回笼一方”转变为“主动投放的一方”,在货币政策预期悲观的情况下,资金面易紧难松。
海外市场:
上周美元指数大幅跌至90.8615。欧元兑美元上涨175BP,报1.2204。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932 元,调贬17 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本周收盘报6.4680,升值171BP。离岸人民币涨调升210BP,报6.4581。1年期NDF 报收于6.6030,下行115BP。
美国国债3 月期品种上行4BP 在1.39%,2 年期品种上行3BP 至1.99%,10 年期品种收益率上行8BP 至2.55%,10 年期与2 年期限利差收窄5BP,十年国债与TIPS 利差收窄1BP;德国国债10 年期品种上行3BP 在0.52%,5 年期品种上行1BP 至-0.17%,2 年期品种上行1BP 至-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