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物价关注权重提高-210809.pdf
大小:61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物价关注权重提高-210809

国信证券-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物价关注权重提高-210809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物价关注权重提高-2108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物价关注权重提高-2108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8月9日18时13分,央行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评论:一方面,我们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另一方面,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

下一阶段,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要增强前瞻性,密切跟踪研判物价走势,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第二季度工业生产质效提升,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平稳,为下半年经济运行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但是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对国内当前经济的描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供给稳定、需求回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同时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

对国外经济的判断: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但分化严重,劳动力市场恢复有限,通胀预期明显升温,近期多国疫情反弹给经济前景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未来,疫情演进仍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胀水平保持高位,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可能加快,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问题均值得关注。

对国内未来经济形势判断: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对国内通胀形势的描述和判断:CPI涨幅温和,PPI阶段性走高,总的看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预计下半年CPI仍将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另外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点:“货币政策增强前瞻性”,“密切跟踪研判物价走势”、“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对上半年货币政策思路的总结:“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力度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此次提到的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有:(1)提出“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的是“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定预期,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2)删除“把服务实体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3)提到“密切跟踪研判物价走势,稳定社会预期,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我们认为,相比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前货币政策更立足于长远,希望既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其它亮点1、专栏1《正确认识货币与通胀的关系》中提出,合理看待2008年危机后和2020年疫情后两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区别,前者是以增加基础货币为主的量化宽松政策,真正的货币增长有限,后者是疫情后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

从长期看,货币与通胀关系密切,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

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点评:货币与通胀的关系依然密切,我国由于率先控制了货币供应量,因此通胀压力整体可控。

2、专栏5《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中提到,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5月份开始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常态,而当时国际上疫情加速蔓延,主要经济体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值。

202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9%,升值幅度小于欧元,CFETS指数上涨3.8%。

2021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市场再通胀交易抬头。

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可能提前缩减量化宽松和加息,6月份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升值,而我国坚持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经济在潜在增速附近运行,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1.4%,CFETS指数则保持平稳。

点评:汇率和国内外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差异有关。

3、报告提到“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通过流动性管理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前瞻性考虑了税期高峰、MLF到期、地方债加快发行等影响因素,注重保持市场资金供求平衡,将短、中、长期流动性供给都保持在与市场需求基本匹配的合理充裕水平。

”、“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力度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

”点评: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资金结构。

数据方面,超额准备金率偏低,贷款加权利率创有统计以来新低,失业率总体稳定1、银行间流动性合理充裕。

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2%,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比3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绝对水平处于近些年偏低水平。

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6月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是疫情以来最低水平;3、6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3%,较3月下降17BP,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8%,较3月下降10BP;票据融资2.94%,较3月下降58BP;个人住房贷款5.42%,较3月上升5BP。

另外,9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LPR的贷款占比为67.67%,利率等于LPR的贷款占比为8.07%,利率低于LPR的贷款占比为24.25%,贷款利率减点区间整体较3月继续增加。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