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以史为鉴,“社融~贷款”倒挂,折射出什么历史含义?-210811

《国金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以史为鉴,“社融~贷款”倒挂,折射出什么历史含义?-2108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7月金融数据点评:以史为鉴,“社融~贷款”倒挂,折射出什么历史含义?-2108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结论8月11日,央行公布7月份金融数据:7月新增社融1.06万亿元,同比少增6362万亿元,增速为10.7%;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同比多增905亿元,增速为12.3%;M2同比增速为8.3%,较上月末回落0.3个百分点。 企业和居民信贷悉数走弱。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211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124亿元。 具体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受生产边际走弱影响而回落,同比少增1031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093亿元,地产严调控下房地产交易降温,居民中长期贷款缩量明显。 短期贷款方面,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425亿元,灾害天气叠加疫情影响居民出行消费。 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56亿元,票据融资旺盛,7月同比多增2782亿元,月末票据利率触及历史性低位已对此有所体现。 受政府债券融资拖累社融增速再回落。 7月社融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0.7%,结构上看,政府债券、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主要拖累项。 其中,企业债券融资表现尚可;国债拖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下滑,地方债发行依旧缓慢;非标资产压降节奏整体保持平稳,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继续负增长。 M2增速回落,居民和非银存款同比少增是主因。 7月住户存款由正转负,同比少增6405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少增8424亿元,两者为本月M2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社融-贷款倒挂,折射出什么历史含义?整体来看,7月信贷和社融数据均非常惨淡,叠加7月的疫情防控升级、极端天气灾害和多个产业政策收紧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7月“社融-信贷”等于负数(倒挂)。 从历史的角度看,历次出现负数时期(2020年2月、2018年5月、2017年2月、2016年5月、2015年7月和2014年7月)多数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只有2017年2月是因为去杠杆严查影子银行所致)。 而在“社融-信贷”出现负数后,除2017年去杠杆时期外,货币政策都出现了放松。 分别是2014年11月降息0.25bp,2015年5次降息5次降准,2016年降准一次但MLF全年新增2.8万亿净额,2018年4次降准,2020年3次降准、MLF利率调降30bp,2021年则刚刚于7月降准一次。 以史为鉴,目前降准、降息的窗口可能只是刚刚打开。 对于债市的启示,2014年-2016年三季度都是大牛市(之后开始去杠杆),2018年也是债券牛市,2020年则走出了上下半年的深V图形,彼时央行提前开始收紧货币可能有跨周期考量。 而对于今年,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越发明显,政治局会议已经定调财政会留力明年,这也表明虽然有政府债供给压力,但财政发力的力度大概率不及年初预期。 根据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通胀的理解,通胀是货币、财政双发力的结果,仅仅靠货币政策是不会导致通胀全面上升的。 结合前述财政的表现来看,这也给予下半年货币政策边际放松以合理的理由。 因此,我们预计,虽然短期债市面临一些供给上的压力,但货币政策会加强对财政发债的支持,整体的利率水平会有波动,但持续上行的空间不大,而下行空间的打开则要待后续降准(降息)政策靴子的落地。 风险提示:疫情的不确定性;经济表现不及预期;政策超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