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金融行业海外事件点评:保险公司迎来资产负债管理“硬约束”-180306

《兴业证券-金融行业海外事件点评:保险公司迎来资产负债管理“硬约束”-18030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金融行业海外事件点评:保险公司迎来资产负债管理“硬约束”-18030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为防范保险业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提升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中国保监会于2017年启动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建设工作,并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
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总体框架包括"一个办法"及"五项监管规则"。"一个办法"即《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五项监管规则"主要包括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的能力评估规则与量化评估规则,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报告规则。《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自发布之日起试运行。
点评: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硬约束"落地:《监管规则》在延续"偿二代"的风险导向框架的情况下,从能力评估、量化评估和管理报告三方面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监管规范,明确了"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根据《监管规则》要求,即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但只要资产负债错配严重,依然将受到监管重罚。试运行期间暂不针对资产负债管理综合评级结果采取监管措施,且暂不执行年度报告量化评估表须经外部机构审核的要求。
龙头险企期缴优势明显,转型重点仍为保障型产品:大型保险公司历史悠久,人员配备、系统建设是相对完备,预计行业龙头公司将更多地划分为A类或B类,从而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从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及中国太保的数据看,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及中国太保首年趸交占比皆低于10%,保费收入结构较优。
我们的观点:在负债端中,龙头保险公司主要依靠续期业务拉动保费增长,业务结构优质。截至2018年3月5日收盘,港股上市主要综合性保险公司平均PEV为1.19倍,内资保险公司平均PEV为1.01倍,估值水平仍低。强力监管有助于中国寿险行业长期稳健发展,保险板块值得战略性配置,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导致的资本市场波动;2)、保费收入增长不达预期;3)、中国保险行业政策改变;4)、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