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顺水行舟·估值重塑系列之三:降融资成本目标有望助力利率下行-180311

《华泰证券-顺水行舟·估值重塑系列之三:降融资成本目标有望助力利率下行-18031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顺水行舟·估值重塑系列之三:降融资成本目标有望助力利率下行-18031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脱虚入实”+盈利压力,利率水平或将出现中长期趋势性下行
“脱虚入实”是金融领域未来的政策方向之一,而利率水平长期高位震荡将对企业盈利及资本开支造成负面影响,从企业盈利端,我们判断ROE将在今年年中进入下行阶段,而当前市场利率水平仍然维持在高位震荡,下半年ROE 与加权贷款利率差值将有望进入收窄区间。因此,我们认为“脱虚入实”政策+盈利下行压力下,利率水平有望进入下行通道中,而金融去杠杆对金融领域融资的规范,将解决融资传导通道中无效成本,同时将要出台的资管新规,有望进一步确认利率下行的趋势。
杠杆去化周期,经济基本面决定监管手段与利率走势
纵观历次去杠杆,经济基本面对市场利率走势的影响起到关键性作用。2013 年融资需求旺盛但经济增速下行,金融热实体冷的大背景下去杠杆难度增加, 2014 年初随着经济、通胀、M2 数据持续低于预期,全面紧缩货币政策告一段落,针对影子银行的细分领域监管法规纷纷落地,利率下行。本轮去杠杆过程正值盈利复苏周期,受供给侧改革推动,中上游企业盈利水平及持续性均超预期,也给予监管层政策空间,先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资金链成本倒逼去杠杆过程加速,再通过全面监管法规,对金融市场资产负债端及业务模式进行更为全面的排查监管。
监管目的是为了服务实体
本轮监管是对资产端、负债端及业务模式的全面监管。政策初衷是金融机构回归本源,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手段上首先通过总量流动性层面的控制,全面去化市场交易层面的杠杆,然后通过约束产品结构和杠杆比例等措施进行资产端杠杆的去化,第三是通过限制同业业务降低金融机构间同业杠杆水平,强化负债端去杠杆,减少资金的空转。我们认为金融监管使得金融机构非理性创新业务受到一定程度压制,业务方向上更加趋于本源,但金融服务于实体的基本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预期经济基本面的探底将成为监管政策的底线。
去杠杆实质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长期利率中枢或将迎来下行
我们认为去杠杆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这点出发,市场长期利率有望走向下行趋势。根据历史经验也可看到,去杠杆前期由于资金链条的收缩,短期利率高企,但随着杠杆去化进程推进,高企的利率逐步传导到实体经济,调控手段转向,细分领域的监管法则有望使得资金及时流向实体经济。可见金融服务实体是监管根本原则,我们认为基本面的探底将成为监管政策的底线。本轮监管已经进入下半场,利率中枢有望出现下行拐点,A 股将迎来估值重构的历史机遇。
金融监管政策下,利率水平有望呈现先上后下的态势
参照2013-2014 年金融监管的背景,央行13 年末首先进行整体流动性的紧缩,倒逼影子银行收缩,在此期间由于融资需求旺盛叠加通胀预期以及13 年下半年工业增加值触底反弹,整体利率水平出现上行。而在2014 年一季度,基本面数据的连续下行导致稳增长压力凸显,同时监管政策已取得显著效果,融资层面规范触发了利率水平出现长趋势下行。当前金融监管进入规范化阶段,同时企业盈利压力开始显现,利率高位下行趋势有望逐渐展开。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