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冰轮环境-000811-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守正创新,加“氢”减“碳”-210812

《中信证券-冰轮环境-000811-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守正创新,加“氢”减“碳”-210812(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冰轮环境-000811-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守正创新,加“氢”减“碳”-210812(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传统的制冷压缩机龙头,目前业务覆盖制冷设备、中央空调、余热回收设备等多个领域,受益于冷链需求的扩张,公司传统业务订单增长可期。 同时公司压缩设备还可应用于碳捕捉、氢能领域,在“碳中和”政策下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制冷压缩机“老字号”企业,技术储备丰富。 公司成立于1956年,在制冷压缩机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冷链系统集成技术,可生产全系列螺杆压缩机。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低温冷冻设备、中央空调设备、节能制热设备制造及应用系统集成,并积极开发氢气压缩机及CO2压缩设备,技术储备丰富,产品应用场景不断延伸。 冷链需求向好,传统业务增长趋势明确。 公司存量业务未来增长趋势相对明确,低温冷冻设备相关业务受益于冷链需求的增加,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有望保持10~15%的需求增速;中央空调业务虽然面临竞争加剧、行业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但国内产品销售依然有增长空间,海外业务经历疫情冲击后预计也有恢复;余热回收业务在“能源双控”的政策方向下,长期增长趋势明确。 2021Q1公司营业收入较2019Q1年均复合增速为14.3%,订单趋势向好。 积极参与国内大型企业碳捕捉项目,开发氢能产品迎新赛道。 公司设备在二氧化碳捕集、增压提纯、液化等领域均有应用,其气体增压机及CO2压缩设备已服务于神华锦界电厂15万吨碳捕捉项目。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公司设备在碳捕捉领域有广泛需求前景。 按照2030年全国碳捕捉规模达到2.1亿吨的量级测算,预计相关的压缩设备市场空间规模可达到45~50亿元。 此外,公司氢气压缩机及燃料电池空压机已通过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的认证,且氢液化领域新型压缩机已被国家能源局遴选为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公司积极与燃料电池系统、加氢站建设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未来氢能产品的市场导入和技术迭代,预计至2025年公司氢能业务收入或达到3亿元以上。 同时,公司在空气储能和氢气储能方面也有相关压缩产品的技术储备,在清洁能源赛道上的业务空间广阔。 风险因素:冷链设备需求放缓;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增加;碳捕捉、氢能领域产品推广进度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EPS为0.53/0.63/0.72元,当前价对应P/E分别为24/20/18x。 考虑公司在碳捕捉及氢能业务领域的增长前景,我们给予公司传统业务105~110亿元的目标市值(参照可比公司27倍P/E的估值水平及2021年公司盈利预测),给予公司碳捕捉及氢能业务40~45亿元的市值(按照2030年相关子行业产值预期及公司20%的市场份额假设),加总目标市值为150亿元,对应目标价2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