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洛阳钼业-603993-铜钴资产发力,资源弹性突出-180401

《中泰证券-洛阳钼业-603993-铜钴资产发力,资源弹性突出-1804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洛阳钼业-603993-铜钴资产发力,资源弹性突出-18040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洛阳钼业发布2017 年年报: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48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7.28 亿元,归母扣非净利31.25 亿元。公司全年实现净现金流入84.29 亿。其中在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1 亿元,环比增长6.44%;实现归母净利11.23 亿元,环比增长44.19%;实现扣非净利11.69 亿元。
并购资产发力,公司业绩大增。2016 年四季度公司完成了对刚果铜钴、巴西铌磷资产的并购,2017 年是这些资产并表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又逢铜钴价格走高(其中铜均价上涨27%,钴价上涨134%),它们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其中,公司直接持有TFM 铜钴业务 56%股权,并通过独家购买权协议对BHR 构成实质控制(BHR 间接持有 TFM 24%股权),合计享有TFM 铜钴业务80%的权益,2017 年度铜钴业务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9.23 亿元,占公司当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49%。巴西铌、磷业务2017 年度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35 亿元,占公司当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4.94%。
传统的钨钼与澳大利亚铜金资产受益产品价格走高。如2017 年国内钼精矿均价走高35%,黑钨精矿均价上涨31%,同时公司的钨钼产量都小幅增长,这使得钨钼业务贡献的毛利较2016 年同比增长了约50%。澳大利亚铜金业务的产量略有下降,但铜价的上涨,仍驱动铜金业务的毛利同比上升了41%,板块的净利润更是上升了93%。
公允价值变动与汇兑差额影响了公司利润。2017 年,公司对收购刚果铜钴业务的或有支出计提4.3 亿,形成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时,因汇率波动给公司形成了3.9 亿的汇兑差额(计入了财务费用,其中有3.3 亿发生在上半年)。
钨钼、钴等商品价格继续走高:进入到2018 年后,钨钼、钴等商品的价格继续走高,如钨精矿价格已达到1700 元/吨度,较2017 年均价上涨了近24%;钼精矿价格达到了1655 元/吨度,较2017 年均价上涨了35%。当前低端钴报价已从2017 年的均价27.06 美元/磅上升到了42.5 美元/磅,涨幅达57%。铜价也在7000 美元/吨上下,高于2017 年的均价6019 美元/吨。我们预计,铜钴价格有望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同时,钨钼价格也会维持强势。
公司有息贷款整体下降:2017 年末,公司的短期借款较2016 年末减少了29亿,长期借款减少了13.4 亿。而公司的货币现金大幅增长至265 亿。
从平稳过渡到高效整合。2017 年公司实现了并购资产的平稳过渡,产销量与成本水平稳定,2018 年的重点将是高效整合,公司预计2018 年,公司各板块的产销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2018/2019 年,铜价7000/7400 美元/吨,钴价45/48 美元/磅的价格假设下,我们预计,公司2018 年和2019 年的归母净利润水平分别为60 亿元和70 亿元,PE 水平分别为31 和26 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大宗商品矿业公司,拥有较强的大宗商品(尤其是铜钴)价格弹性,受益于铜钴等产品价格的上行趋势,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运营与汇率风险:钨钼、铜钴等产品价格风险;资源储量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