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事件点评:核电新项目审批走上快车道-180426

研报附件
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事件点评:核电新项目审批走上快车道-180426.pdf
大小:39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事件点评:核电新项目审批走上快车道-180426

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事件点评:核电新项目审批走上快车道-180426
文本预览:

《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事件点评:核电新项目审批走上快车道-1804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事件点评:核电新项目审批走上快车道-1804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4  月25  日,中核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获得核安全局颁发的《三门核电厂1号机组首次装料批准书》,意味着全球首台AP1000  核电机组设计、土建、安装、调试、生产准备等工作均已满足装料要求,即将投入运行。
        观点:
        1.国家扩大内需为核电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需加大对国内的产业和技术升级进程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减少外部依赖并推动扩大内需。4  月23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时隔三年再次提出扩大内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如高铁、核电一直是拉动内需的排头兵,最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可达85%,发展核电对拉动国内设备厂商制造产能效果显著,而且核电作为清洁能源也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三门1  号机组装料获批,是核电行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的信号。
        2.三门AP1000  首堆有望年内发电,核电运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门1  号机组作为中国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AP1000  技术世界首堆于2009  年4  月9  日开工,原计划2013年建成投产,原计划投资双机组401  亿元,但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关键设备如屏蔽式主泵、爆破阀等研制出现问题,导致工程出现拖期,而由于工程延期、福岛事故响应后整改、进口税收政策调整、设计变更等原因工程投资上升为双机组525  亿元。克服重重困难,三门1  号终于实现装料进入带核运行阶段,对核电行业发展具有拐点作用,我们预计后续AP1000  机组建设进度在三门1  号机组经验的基础上将大大加快,三门、海阳1  号机组有望2018  年投入商运,三门、海阳2  号机组有望2019  年投入商运。目前核电总装机量为38  台机组共3688  万千瓦,我们预计2018  年底可达42  台机组共4220  万千瓦,2019  年可达48  台机组共4881  万千瓦,年均增速达15%。
        3.核电产业链产能释放,国产化率提高助装备制造能力升级。
        AP1000  三代核电落地中国,目标通过在浙江三门、山东海阳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三代核电建造国产化,首台机组核岛设备国产化率平均约55%,到第4  台机组建设时国产化率将提高到70%。经过三门、海阳1  号机组的锻炼和积累,从三门2  号机组开始,反应堆压力容器、主泵、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等主设备将逐步实现国产化。承担AP1000  技术转让任务的设备制造商在此过程中技术和制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产能。但2016、2017  两年三代核电零核准造成一半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对核电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随着AP1000  项目有序推进及后续新项目开工,产业链制造产能将得到释放。
        4.核电新项目审批有望提速并拉动千亿级市场。
        《2018  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8  年计划建成三门1号、海阳1号、台山1  号、田湾3  号和阳江5  号机组,计划开工6~8  台机组。目前发展态势符合指导意见要求,在三门1  号机组实现商运后,采用AP1000  技术核电项目有望年内核准开工,其中包括中核集团的辽宁徐大堡、浙江三门二期核电项目,中广核集团的广东陆丰一期核电项目,以及国电投的山东海阳二期核电项目。在消化、吸收AP1000  技术的基础上,国电投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功率更大的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并计划在山东荣成建设石岛湾CAP1400示范工程,三门1  号机组顺利投产将促进CAP1400  示范工程尽快落地。按照批量化建设后16000  元/千瓦比投资测算,国内新开工项目总投资额可达1600  亿元,其中核电设备制造投资可达800  亿元,将极大推动核电产业链发展。
        5.核电“走出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名片之一,核电“走出去”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聚焦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各大核电集团的重要战略。在AP1000  技术引进及建设过程中,国内核电产业积累了大量的三代核电设计和建造经验,并开发出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包括中核和中广核开发的“华龙一号”、国电投开发的CAP1400,这两种机组将作为未来核电出口海外的主力堆型。三门1  号AP1000  首堆以及“华龙一号”福清5  号首堆起着非常重要的工程验证及示范作用,向外界证明中国三代核电建设能力。目前福清5  号机组进展顺利,随着三门1  号正式进入装料阶段,核电“走出去”有望加快速度实现突破。
        结论:
        核电产业链长且投资额大,核电建设能够拉动内需和抵御外贸波动,而三门1  号机组开始装料标志核电建设重启,未来核电项目审批有望加速,拉动千亿规模投资,并促使核电“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我们认为两类公司将受益,一是三门核电所属中核集团旗下公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核科技、东方锆业,二是核电设备产能及制造能力领先的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浙富控股、江苏神通、台海核电。
        风险提示:
        核电安全事故风险,AP1000、华龙一号机组建设进度未达预期,核电审批未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